[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结构深度裂缝灌胶杆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0522.1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8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涛;杜斌;李嘉楠;沈明轩;郭仔翔;车小林;王涛;张兴;丁融;夏祖材;蔡政;伍朝利;赵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顺康路桥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龙;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胶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结构 胶管 胶塞 有压 裂缝 结构承载力 可拆式连接 灌胶装置 混凝土体 加固维修 杆外壁 深裂缝 外螺纹 中空的 注胶孔 灌入 贯通 达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结构深度裂缝灌胶杆,包括中空的灌胶杆,灌胶杆的一端可拆式连接有压胶管,连接有压胶管的灌胶杆的一端上通过外螺纹连接有止胶塞,灌胶杆的另一端与止胶塞之间的灌胶杆上开设有贯通灌胶杆外壁的注胶孔。以解决现有灌胶装置不能将胶体灌入较深裂缝,而使结构承载力不达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属于灌胶杆设计及混凝土体加固维修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其长度达到大范围压胶的灌胶杆,属于灌胶杆设计及混凝土体加固维修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更多的新兴结构被新建,但新建工程背后是更多的老旧工程等待维修加固。部分新建工程需要拆除原有工程,所以会有诸多不便,比如工期长,影响交通、居住等,更重要的一点是将花费更大的费用。因此,更多的业主单位会选择采取加固维修的方式提高原有结构的承载力,比如混凝土体裂缝灌胶。然而调查现有的裂缝灌胶技术,其施工工艺为在裂缝底部钻有一较浅的小孔,固定一小段压胶导管,用止胶塞密封空洞,并封闭其他裂缝表面,只留裂缝顶部一出气孔,用高压压胶机进行压胶。此种方法只起到治标不治本的作用,只适用于深度在50公分作用的裂缝,对于深裂缝,其表面看起来胶体已将裂缝封闭,其实内部并未注入胶体,带裂缝的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也远达不到灌胶加固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结构深度裂缝灌胶杆,以解决现有灌胶装置不能将胶体灌入较深裂缝,而使结构承载力不达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混凝土结构深度裂缝灌胶杆,包括中空的灌胶杆,灌胶杆的一端可拆式连接有压胶管,连接有压胶管的灌胶杆的一端上通过外螺纹连接有止胶塞,灌胶杆的另一端与止胶塞之间的灌胶杆上开设有贯通灌胶杆外壁的注胶孔。
前述混凝土结构深度裂缝灌胶杆中,止胶塞为梯形结构,止胶塞的中部沿轴向开设有螺纹孔,止胶塞还对应设置有具有与螺纹孔相匹配外螺纹的封闭螺帽;
前述混凝土结构深度裂缝灌胶杆中,所述注胶孔沿灌胶杆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设置有多组,每组注胶孔包括沿灌胶杆周向等间距分布设置的多个注胶孔,相邻两组注胶孔之间的距离为十公分;
前述混凝土结构深度裂缝灌胶杆中,灌胶杆的一端上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第二外螺纹设置于第一外螺纹的外侧,所述止胶塞可拆卸式地连接于第一外螺纹上,灌胶杆通过固定螺母与压胶管相连,灌胶杆通过第二外螺纹与固定螺母的一端螺纹连接,固定螺母另一端的内侧设置有限位环,压胶管的一端通过限位环卡设于固定螺母的另一端内,且压胶管与固定螺母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垫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根据裂缝深度自由制定灌胶杆长度,且灌胶杆侧壁分布设置众多注胶孔,能够使胶体灌满较深的裂缝,提高了灌胶效率,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带裂缝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此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灌胶深度不够,混凝土整体强度不达标的问题,使用方便,成本较低,效果好,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压胶管及固定螺母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封闭螺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灌胶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表述的更为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顺康路桥咨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顺康路桥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05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