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相厌氧甲烷发酵罐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1354.8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8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封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紫东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107;C12M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地址: | 222221 江苏省连云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体 甲烷发酵罐 两相厌氧 传感器安装座 本实用新型 浮球液位计 微生物载体 罐体内部 搅拌系统 液体环流 安装座 内盘管 液位计 换热 悬架 产气效率 罐体侧壁 罐体顶部 维护方便 保温层 抽液管 观察窗 甲烷罐 进料管 排气管 排渣口 下边缘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相厌氧甲烷发酵罐,包括罐体、筐式微生物载体悬架、液体环流搅拌系统、换热内盘管、PH传感器、浮球液位计、保温层,所述罐体顶部设有传感器安装座、排气管、液位计安装座、观察窗,PH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安装座插入罐体内部,浮球液位计通过液位计安装座放置于罐体内部,罐体侧壁垂直依次设有若干个抽液管,罐体下边缘设有进料管,罐体底部设有排渣口,罐体内设有换热内盘管;本实用新型两相厌氧甲烷发酵罐结构简单,设有筐式微生物载体悬架和液体环流搅拌系统,可以提高甲烷罐产气效率,清理维护方便,节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两相厌氧甲烷发酵罐。
背景技术
对餐厨垃圾实施厌氧发酵并获得一定的沼气能源,是实现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财富化的有效途径。两相厌氧发酵餐厨垃圾获取甲烷是目前常用的方式,为了获取单相厌氧发酵和两相厌氧发酵的一些发酵反应数据,需要一些低成本、准确、高效的实验设备,也为后期生产工厂化发酵设备提供参考数据。两相厌氧发酵工艺是将产酸菌与产甲烷菌分别置于保证各自最大活性且最适宜世代繁殖环境的串联反应罐中,在整个产酸发酵过程中厌氧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处理能力及产气量较单相厌氧发酵工艺都大大提升。
在城市污水厌氧处理环节,普遍采用微生物载体固菌技术。现有很少有将应用于水处理的填充物稳固微生物技术与两相厌氧发酵相结合的设备。且厌氧反应罐长时间处于静止无搅拌运行状态时,随着产酸制沼过程的进行,反应罐内自由液面处出现大量浮渣,并逐渐静止结壳。自由液面通透性、热传导性下降,促使罐内局部物料堆积酸败和产气量的下滑,甚至停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载体,液体环流搅拌系统的两相厌氧甲烷发酵罐。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两相厌氧甲烷发酵罐,包括罐体、筐式微生物载体悬架、液体环流搅拌系统、换热内盘管、PH传感器、浮球液位计、保温层,所述罐体顶部设有传感器安装座、排气管、液位计安装座、观察窗,PH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安装座插入罐体内部,浮球液位计通过液位计安装座放置于罐体内部,罐体侧壁垂直依次设有若干个抽液管,罐体下边缘设有进料管,罐体底部设有排渣口,罐体内设有换热内盘管,罐体外表设有保温层;
所述筐式微生物载体悬架包括圆筒形筐体、支撑板、承载孔板、悬架门、微生物载体,所述若干块支撑板固定于圆筒形筐体顶部外边缘,圆筒形筐体表面均匀分布若干个孔洞,圆筒形筐体通过若干块承载孔板分成若干个隔室,每块承载孔板上均设有悬架门,每个隔室内放置微生物载体,罐体内壁上边缘设有伸出挡板,圆筒形筐体通过支撑板与罐体内壁的伸出挡板搭接悬置于罐体内;
所述液体环流搅拌系统包括搅拌进料管、搅拌抽料管、循环泵,所述罐体下边缘设有搅拌进料管,位于搅拌进料管对侧的罐体上边缘设有搅拌抽料管,搅拌进料管、搅拌抽料管均与罐体内部连通,搅拌进料管通过管道与循环泵连通,搅拌抽料管通过管道与循环泵连通,其中搅拌进料管与搅拌抽料管不在同一垂直高度,搅拌进料管与搅拌抽料管按水平投影不重合。
优选地,所述罐体顶部与底部均采用削球结构。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载体采用无纺布袋封装的活性炭颗粒。
优选地,所述保温层采用挤塑聚苯乙稀乍为保温层材料,低反射率金属材料作为保温层外围保护层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紫东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紫东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13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