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拆装方便、可重复利用的钢筋笼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2150.6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1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迁中宇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杜依民 |
地址: | 223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杆 吊板 吊点 拆装方便 钢筋笼吊 钢筋网格 可重复 本实用新型 横梁 相对两侧 地连接 底端 对称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拆装方便、可重复利用的钢筋笼吊具包括多个第一节点的第一钢筋网格、包括多个第二节点的第二钢筋网格、两个吊板以及设置于两个吊板之间的横梁。第一钢筋网格具有对称的两个包括第一数量的第一节点的吊点区域,两个吊点区域之间的中线上包括第二数量的第一节点,相邻的第一节点之间、相邻的第二节点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皆设置有钢筋杆。每个吊板通过第一数量的钢筋杆连接于每个吊点区域的每个第一节点,第一数量的钢筋杆均匀分布地连接于每个吊板的底端及相对两侧面上。横梁通过第二数量的钢筋杆连接于两个吊点区域之间中线上的每个第一节点。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笼吊拆装方便、可重复利用,且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梁场整体吊装的吊具,特别是一种拆装方便、可重复利用的钢筋笼吊具。
背景技术
目前,钢筋笼广泛应用于新建铁路、桥梁、高层建筑施工中,钢筋笼在制梁场或施工时的吊运一般是采用绳索或挂钩完成,容易对钢筋笼产生拉伸变形,而且在调运过程中钢筋笼容易产生偏斜,调整较为困难,上下两段钢筋笼之间不能进行准确的定位,给连接套的对接工作带来阻碍,影响钢筋笼的对接效果,降低桩基的施工效率,降低桩基的质量。
在箱梁预制过程中,传统用于吊运钢筋笼的吊具是采用型钢焊接而成。这种钢筋笼吊具一般是在施工现场进行下料、焊接,由于现场不具备专业下料工具以及精确的焊接胎具,因此对焊接变形不易控制,若拱度及刚度不达标,极有可能造成吊具制作失败和影响钢筋笼吊装质量的问题。另外,虽然可以利用加大型钢尺寸及用量的方式来保证刚度,但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成本升高,进而造成资金的浪费。此外,这种吊具为固定型式,由于体积庞大,不适合运输,只能在梁场一次性投资使用,并且转场费用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拆装方便、可重复利用,且安全性更高的钢筋笼吊具。
本实用新型的拆装方便、可重复利用的钢筋笼吊具包括第一钢筋网格、第二钢筋网格、两个吊板以及横梁。第一钢筋网格包括多个第一节点,相邻的第一节点之间设置有钢筋杆,第一钢筋网格具有对称的两个吊点区域,每个吊点区域包括第一数量的第一节点,两个吊点区域之间的中线上包括第二数量的第一节点。第二钢筋网格对应设置于第一钢筋网格的下方,第二钢筋网格包括多个第二节点,相邻的第二节点之间设置有钢筋杆,多个第二节点的数量少于多个第一节点的数量,相邻的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设置有钢筋杆。两个吊板分别设置于两个吊点区域的上方,每个吊板通过第一数量的钢筋杆连接于每个吊点区域的每个第一节点,第一数量的钢筋杆均匀分布地连接于每个吊板的底端及相对两侧面上。横梁设置于两个吊板之间,横梁通过第二数量的钢筋杆连接于两个吊点区域之间中线上的每个第一节点,第二数量的钢筋杆均匀分布地连接于横梁的底端。
较佳地,第一钢筋网格包括MxN个第一节点,第二钢筋网格包括(M-1)x(N-1)个第二节点,M、N分别为大于2的自然数,且M大于N。进一步地,第一钢筋网格和第二钢筋网格皆为矩形网格,第一钢筋网格包括(M-1)x(N-1)个网格,第二钢筋网格包括(M-2)x(N-2)个网格。更进一步地,第二钢筋网格的每个第二节点皆对应于第一钢筋网格的网格中心。
较佳地,相邻的钢筋杆于每个第一节点处皆采用螺栓球结构铰接,相邻的钢筋杆于每个第二节点处皆采用螺栓球结构铰接。
较佳地,横梁中部的相对两侧面分别与第一钢筋网格之间通过第三数量的钢筋杆连接。
较佳地,每个吊板与第一数量的钢筋杆卡接或焊接固定。
较佳地,两个吊板与横梁卡接或焊接固定。
较佳地,横梁与第二数量的钢筋杆卡接或焊接固定。
较佳地,每个吊板的中部具有一个吊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吊装后钢筋笼不变形。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迁中宇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未经宿迁中宇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21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