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薄套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2663.7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4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刚;王广;汪晓岗;孙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宇华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03 | 分类号: | F16L47/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1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筒 电阻丝 铜柱 螺旋绕线槽 外侧壁 大轴 小轴 本实用新型 电熔管件 薄套 预制 结构稳定 依次连接 电热丝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薄套,包括依次连接的小轴薄筒、过渡薄筒及大轴薄筒;所述小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第一螺旋绕线槽,第一螺旋绕线槽上设有第一电阻丝,大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第二螺旋绕线槽,第二螺旋绕线槽上设有第二电阻丝;所述小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一铜柱,第一电阻丝一端与一个第一铜柱连接,第一电阻丝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铜柱连接,大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二铜柱,第二电阻丝一端与一个第二铜柱连接,第一电阻丝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铜柱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能辅助进行PE电熔管件的生产,布丝操作相对简便、效率高,可保障生产完成后的PE电熔管件结构稳定、电热丝连接牢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PE管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薄套。
背景技术
PE管件及PE电熔管件,在目前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PE管件可应用于石油输送等领域,PE电熔管件则可以用于将两个PE管件进行熔接,以实现两个PE管件之间的对接。PE电熔管件的特点是在管件内壁上会设置螺旋布置的一段电热丝,并通过铜脚引出管件外,当需要熔接两个PE管件时,可将两个PE管件分别伸入PE电熔管件两端内,然后利用电熔焊机通过铜脚对电热丝进行加热,从而使得PE电熔管件内壁与PE管件外壁部分(被电热丝覆盖及临近电热丝的那部分)熔化,继而固化实现密封连接。但是,在管件内壁上设置螺旋布置的电热丝是比较麻烦的。目前,PE电熔管件在布丝便捷性、电热丝定位牢靠性及生产效率等方面,仍存在不少欠缺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能辅助进行PE电熔管件的生产,布丝操作相对简便、效率高,可保障生产完成后的PE电熔管件结构稳定、电热丝连接牢靠的预制薄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薄套,包括
依次连接的小轴薄筒、过渡薄筒及大轴薄筒;
所述小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第一螺旋绕线槽,第一螺旋绕线槽上设有第一电阻丝,大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第二螺旋绕线槽,第二螺旋绕线槽上设有第二电阻丝;
所述小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一铜柱,第一电阻丝一端与一个第一铜柱连接,第一电阻丝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铜柱连接,大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二铜柱,第二电阻丝一端与一个第二铜柱连接,第一电阻丝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铜柱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小轴薄筒、过渡薄筒及大轴薄筒均同轴布置,过渡薄筒呈圆台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铜柱轴线与小轴薄筒轴线相交,第二铜柱轴线与小轴薄筒轴线相交,各第一铜柱轴线及各第二铜柱轴线均处在同一平面内。
作为优选,所述小轴薄筒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内挡环,第一内挡环与小轴薄筒同轴布置,所述大轴薄筒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内挡环,第二内挡环与小轴薄筒同轴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能辅助进行PE电熔管件的生产,布丝操作相对简便、效率高,可保障生产完成后的PE电熔管件结构稳定、电热丝连接牢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小轴薄筒1、第一电阻丝11、过渡薄筒2、大轴薄筒3、第二电阻丝31、第一铜柱4、第二铜柱5、第一内挡环6、第二内挡环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预制薄套,包括
依次连接的小轴薄筒1、过渡薄筒2及大轴薄筒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宇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宇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26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电熔管件
- 下一篇:一种塑料卡环内螺纹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