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静音型电源用薄膜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3647.X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4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淮鑫;陈重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日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33 | 分类号: | H01G4/33;H01G4/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电容器 外壳内壁表面 沟壑 本实用新型 超静音型 外壳内部 真空环境 面密封 封胶 电源 噪音 电容器芯子 噪音标准 噪音问题 噪音要求 内壁 光滑 缓解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静音型电源用薄膜电容器。该薄膜电容器包括外壳、电容器芯子和引线,所述外壳内壁表面为不光滑的沟壑形内壁,所述外壳内部为真空环境并通过固定封胶面密封。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内壁表面设置沟壑结构,通过沟壑结构吸收内部结构的噪音;同时在外壳内部设置真空环境,并且通过固定封胶面密封,从根本上减少了噪音的产生,有效改善薄膜电容器自身的噪音问题,达到场所的噪音要求,缓解了噪音标准对薄膜电容器使用的限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电容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静音型电源用薄膜电容器。
背景技术
薄膜电容器是以金属箔当电极,将其和聚乙酯,聚丙烯,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等塑料薄膜,从两端重叠后,卷绕成圆筒状的构造之电容器。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电子、家电、通讯等多个行业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而薄膜电容器凭借其良好的电工性能和高可靠性,成为推动上述行业更新换代不可或缺的电子元件。未来几年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在电网建设、电气化铁路建设、节能照明、混合动力汽车等方面的加大投入以及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升级,薄膜电容器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现有的薄膜电容器广泛应用于照明、电源等回路,在电源应用场合中,很多场景对电源使用过程中的噪音是有要求的,甚至需要达到完全静音的效果,而薄膜电容器由于其结构的原因,内部由金属化薄膜卷绕而成,由于膜层之间会残留空气,在通电过程中,尤其是交流作用下,膜层间发生震动,产生蜂鸣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静音型电源用薄膜电容器,该薄膜电容器能够有效改善薄膜电容器自身的噪音问题,达到场所的噪音要求,缓解了噪音标准对薄膜电容器使用的限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静音型电源用薄膜电容器的技术方案时:
一种超静音型电源用薄膜电容器,包括外壳、电容器芯子和引线,所述外壳内壁表面为不光滑的沟壑形内壁,所述外壳内部为真空环境并通过固定封胶面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部还填充有隔音材料。通过在外壳内部填充隔音材料,进一步吸收工作时的噪音。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器芯子的电介质为聚酯层或聚丙烯层。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器芯子的金属箔为铜箔或铝箔。
进一步的,所述隔音材料为铝纤维板或岩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静音型电源用薄膜电容器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内壁表面设置沟壑结构,通过沟壑结构吸收内部结构的噪音;同时在外壳内部设置真空环境,并且通过固定封胶面密封,从根本上减少了噪音的产生,有效改善薄膜电容器自身的噪音问题,达到场所的噪音要求,缓解了噪音标准对薄膜电容器使用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静音型电源用薄膜电容器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静音型电源用薄膜电容器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外壳;2、电容器芯子;3、引线;4、沟壑形内壁;5、固定封胶面;6、隔音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具体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超静音型电源用薄膜电容器包括外壳1、电容器芯子2和引线3。
外壳1内壁表面为不光滑的沟壑形内壁4,外壳1内部为真空环境并通过固定封胶面5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日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日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36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