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余热锅炉的管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3758.0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9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丁龙飞;刘家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2 | 分类号: | F28F9/02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板 下端 立式余热锅炉 管板结构 中间通槽 上端 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 吊杆连接孔 加工方便 下层 上层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立式余热锅炉的管板结构,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其包括管板本体,所述管板本体中间开有中间通槽,所述中间通槽上端开有上层管安装孔、下端开有下层管安装孔,所述管板本体左侧、右侧、下端均开有凹槽,所述管板本体上端和下端开有吊杆连接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锅炉结构,具体为一种立式余热锅炉的管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分布式能源的推广,小型余热锅炉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若继续按照中大型锅炉经验设计制造,会导致成本的大幅增加。这时候就迫使我们在保证锅炉参数以及安全的基础上,优化设计,做到“多快好省”。我们只有不断的降本增效才能充分地参与市场竞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立式余热锅炉的管板结构,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立式余热锅炉的管板结构,其包括管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板本体中间开有中间通槽,所述中间通槽上端开有上层管安装孔、下端开有下层管安装孔,所述管板本体左侧、右侧、下端均开有凹槽,所述管板本体上端和下端开有吊杆连接孔。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通槽为矩形槽;
所述管板本体下端的凹槽位于所述矩形槽的正下方;
所述管板本体左侧和右侧的凹槽位于所述上层管安装孔和所述下层管安装孔之间。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应力极值小于材料许用应力,满足要求,将原来的多块板连接改成现在一个整板,只需加工几个槽,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管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与本实用新型对比的管板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管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3所示,一种立式余热锅炉的管板结构,其包括管板本体1,管板本体1中间开有中间通槽2,中间通槽2上端开有上层管安装孔3、下端开有下层管安装孔4,管板本体1左侧、右侧、下端均开有凹槽5,管板本体1上端和下端开有吊杆连接孔6。中间通槽2为矩形槽;管板本体1下端的凹槽5位于矩形槽的正下方;管板本体1左侧和右侧的凹槽位于上层管安装孔3和下层管安装孔4之间。
下面结合具体实验进行分析:
某一海外项目模块数量很多,如果每层模块都单独设计,那么就需要供应相应数量的运输框架(海外项目不回收)以及大量的吊杆,并且在安装现场也需要多次提吊模块,增加了安装工作量。然而我们发现,该项目每层模块的重量都不是很重,并且模块之间距离较近,根据设想,我们可以将相近的两层模块合并为一个大模块,共用一个管板,并且在宽度方向将管板做成一个整体。
具体设计方案如下图2所示,下面我们就需要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
我们首先运用ANSYS来模拟管板工作状态下的受力情况。
根据初步设计方案建模,管板厚度T=18mm;长度:L=2851.5mm;高度:H=3214mm。上端吊杆开孔D1=Φ36mm;下端吊杆开孔D2=Φ32mm。鳍片管开孔D3=Φ36mm,开孔横向间距x=158mm;竖向间距y=91mm。加载温度、载荷、边界条件并求解。从应力图中可以看到,管板整体受力情况基本符合强度要求,仅在上层模块底部开孔处出现应力集中,等效应力超出材料许用强度,为危险破坏点。增加管板厚度或者改变吊杆位置均出现同样情况;删除温度场,应力集中消失,分析为热应力影响导致。模块所在区域,温度分布为均匀梯度分布,然而两层模块中间区域为同一温度。管板热膨胀在模块中间区域发生了突变,也就造成了应力集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37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安装角度指示的低温管板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的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