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用于石斛种植过程中松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3895.4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2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胡灏;秦朗;赵原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牧龙山生态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1/00 | 分类号: | A01B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付涛 |
地址: | 2395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栓连接 涡轮风机 石斛 本实用新型 松土装置 圆周外壁 安装槽 电池壳 主把手 土壤 蓄电池 顶部内壁 工作效率 呼吸作用 螺丝连接 手部疲劳 中空结构 含氧量 副把手 气流道 卡接 松土 送风 焊接 种植 松散 体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用于石斛种植过程中松土装置,包括设备杆,所述设备杆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中空结构的主把手,所述主把手的顶部内壁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通过螺丝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设备杆圆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涡轮风机,所述涡轮风机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池壳,且电池壳的内部卡接有蓄电池,所述设备杆圆周外壁的另一侧焊接有水平方向的副把手。本实用新型利用涡轮风机与第一空气流道向土壤内部送风,增加土壤的含氧量,有助于石斛根部的呼吸作用,同时增加土壤的松散程度,达到松土效果,同时不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且不会使手部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斛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用于石斛种植过程中松土装置。
背景技术
石斛,又名仙斛兰韵、不死草、还魂草等,是一种药用植物,在古代就进入中国人民的视野,由于性味甘淡微咸,用于益胃生津,滋阴清热,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是一种名贵的中药药材,同时石斛花花姿优雅,气味芳香,深受中国人的喜爱,石斛中富含石斛碱、石斛胺等独有的营养成分,同时还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现在石斛已经可以人工种植,在石斛种植过程中需要对种植土壤进行松土,增加土壤内部的空气,有利于石斛的生长,但是,传统的松土装置在人力做翻松运作的过程中,须以双手紧握手柄重复用力向下翻起土壤,其挖松土壤之下挖力及其反作用力,均需仰赖手臂及手腕的力量来挖掘,因此,在操作上须耗费相当体力,且施力过度时容易使手部疲劳,降低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用于石斛种植过程中松土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用于石斛种植过程中松土装置,包括设备杆,所述设备杆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中空结构的主把手,所述主把手的顶部内壁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通过螺丝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设备杆圆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涡轮风机,所述涡轮风机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池壳,且电池壳的内部卡接有蓄电池,所述设备杆圆周外壁的另一侧焊接有水平方向的副把手,所述设备杆的底部中央向上凹陷形成插槽,所述插槽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第一空气流道,所述设备杆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底部的输出端通过螺丝连接有环形夹具,所述环形夹具的内部插接有转动杆,所述环形夹具的圆周外壁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开设有竖直方向的第二空气流道,所述转动杆的圆周外壁底端开设有通气孔,所述转动杆的圆周外壁底部焊接有螺旋状分布的松土齿。
优选的,所述通气孔的数量为四个,且第二空气流道的底部与四个通气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空气流道为L型结构,且第一空气流道的顶部一端与涡轮风机的出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控制开关的内部安装有两个控制按钮,且驱动电机与涡轮风机的接线端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槽的高度大于转动杆长度的二分之一,且插槽的内径大于转动杆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底端为锥形结构,且转动杆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穿孔,两个穿孔均与第二空气流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松土装置,使用时,手握主把手与副把手,打开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转动杆旋转,使得转动杆直向插入土壤中至适宜深处,同时松土齿即可将周围的土壤进行破碎松动,同时利用涡轮风机与第一空气流道向土壤内部送风,增加土壤的含氧量,有助于石斛根部的呼吸作用,同时增加土壤的松散程度,达到松土效果,同时不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且不会使手部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用于石斛种植过程中松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用于石斛种植过程中松土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牧龙山生态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牧龙山生态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38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