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用的室温拉伸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6571.6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9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冯惠伟;吴明华;莫琪芬;候乐云;张跃良;金卫强;邹伟民;史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兴特种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用 室温 拉伸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样品室温拉伸试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用的室温拉伸辅助装置,包括一对用于连接拉伸件两端的夹头组件,所述夹头组件至少包括连接座、固定座和固定销,所述固定座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固定座的端部设有用于卡在拉伸件两端的卡槽,所述固定销插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销穿过所述卡槽并插设在位于所述卡槽内的拉伸件端部的连接孔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因拉伸机夹头装夹能力限制,造成拉伸件样品打滑的问题,避免剖条样为了装夹需将两端圆弧压平而造成样品扭曲,降低了工作效率和结果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样品室温拉伸试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用的室温拉伸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我公司理化检测中心经常性收到公司技术中心或客户送检的钢管样品,对钢管样品进行室温拉伸试验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钢管这类样品在做室温拉伸试验时,根据钢管尺寸的多样性,往往需要对钢管进行线切割加工成剖条状,由于拉伸机夹头装夹能力的限制,造成样品打滑无法直接装夹进行检测。例如:申请号为201520023784.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述的一种拉伸机夹头,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的上端面设置有 V 型夹持面,在所述 V 型夹持面上设置有防滑丝,在所述 V 型夹持面的中部设置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沿本体的纵向设置,其缺点在于,夹头在夹持时需对剖条两端的圆弧进行压平处理,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在压平的过程中稍不留神可能使剖条的两端扭曲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直接影响了拉伸时结果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实用的室温拉伸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实用的室温拉伸辅助装置,包括一对用于连接拉伸件两端的夹头组件,所述夹头组件至少包括连接座、固定座和固定销,所述固定座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固定座的端部设有用于卡在拉伸件两端的卡槽,所述固定销插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销穿过所述卡槽并插设在位于所述卡槽内的拉伸件端部的连接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至少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固定段和第二固定段,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段上,所述第二固定段螺接在所述连接座上的螺纹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段与所述第二固定段为同轴设置的圆柱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段与所述第二固定段之间连接有第二保护段,所述第二保护段的外圆直径由所述第一固定段到所述第二固定段方向逐渐减小。
作为优选,所述卡槽沿径向方向贯穿于所述第一固定段的段身以及沿轴向方向贯穿于所述第一固定段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段上设有用于插接所述固定销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沿径向方向贯穿于所述第一固定段并贯穿于所述卡槽。
作为优选,所述卡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固定销长度的1/2,且小于所述固定销长度,所述插接孔设置于所述卡槽深度的1/2处。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销包括用于插入拉伸件端部的连接孔内的圆柱状插接杆,所述插接杆的一端设有圆锥端头,另一端设有限位端头,所述限位端头的直径大于所述插接杆的直径,且大于所述插接孔的孔径。
作为优选,所述插接杆的靠近所述限位端头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插接孔内设有外螺母,所述插接杆螺接于所述插接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座至少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为同轴设置的圆柱结构,所述螺纹孔沿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段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设有第一保护段,所述第一保护段的外圆直径由所述第一连接段到所述第二连接段方向逐渐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兴特种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永兴特种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65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