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断裂的家庭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7557.8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0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凤;李峰;苏子赫;王辉;龚云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优坐家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31/00 | 分类号: | A47C31/00;A47C7/40;A47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11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腿 家庭座椅 螺栓连接 支撑板 压力传感器 防断裂 焊接 第二压力传感器 第一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数据采集器 受力不均 数据对比 位置通过 报警器 单片机 断裂的 电源 检测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断裂的家庭座椅,包括第一支腿,所述第一支腿的正面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且对应第一支腿的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支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三支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四支腿;第一支腿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支腿的底部焊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支腿的底部焊接有第三压力传感器。该防断裂的家庭座椅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数据对比器、电源、单片机和报警器的配合,解决了现有家庭座椅无法检测各个支腿受到的压力,从而无法避免支腿因为受力不均导致断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断裂的家庭座椅。
背景技术
座椅是一种有靠背、有的还有扶手的坐具。古代席地而坐,原没有椅子,“椅”本是木名。按照使用的分类:儿童安全座椅,机场座椅,汽车座椅,公交座椅,家庭座椅,餐厅座椅,儿童安全座椅,休闲座椅等。按照材料分类:铝合金座椅,不锈钢座椅,铁制座椅,木制座椅,以及其他材料座椅等,现有的家庭座椅损坏的主要原因是支腿断裂,而支腿断裂的主要原因是支腿超载导致的,中国实用新型CN205125697U中提出了一种少年用提醒式家庭座椅,该实用新型虽然解决了青少年坐姿不良的问题,但该实用新型无法检测各个支腿受到的压力,从而无法避免支腿因为受力不均导致断裂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断裂的家庭座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断裂的家庭座椅,具备检测各个支腿受到的压力,从而无法避免支腿因为受力不均导致断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家庭座椅无法检测各个支腿受到的压力,从而无法避免支腿因为受力不均导致断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断裂的家庭座椅,包括第一支腿,所述第一支腿的正面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且对应第一支腿的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支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三支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四支腿;所述第一支腿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支腿的底部焊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支腿的底部焊接有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四支腿的底部焊接有第四压力传感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数据采集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且位于数据采集器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数据对比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且位于数据对比器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源,所述电源的底部焊接有单片机,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且位于单片机的右侧焊接有报警器;所述数据采集器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的输出端与数据对比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对比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与电源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报警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报警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保护盖板,所述保护盖板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腿的右侧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背靠板,所述背靠板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二支腿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一支腿、第二支腿、第三支腿、第四支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腿、第二支腿、第三支腿和第四支腿的底部均焊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采用柔性塑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优坐家具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优坐家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75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