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中间包稳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9337.9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2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汉明;占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苏威高级陶瓷(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关家强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中间 包稳流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中间包稳流器,包括由底壁和四个侧壁限定出的顶部开口的腔体,所述底壁向内凸起在所述腔体内的中部形成坡顶,所述前后侧壁从所述底壁垂直向上延伸,所述左右侧壁从所述底壁倾斜向上延伸,所述左右侧壁向内倾斜;所述前后侧壁上端向内水平延伸形成前后上沿,所述左右侧壁上端向内倾斜延伸形成左右上沿,所述左右上沿向下倾斜;所述左右上沿低于所述前后上沿。该新型中间包稳流器,可有效防止起注喷溅、减低浇注冲击形成的湍流、减少中间包覆盖剂乳化及形成二次夹杂、稳定中间包内的流体流动及延长钢流在中间包内的停留时间,显著降低了卷渣可能性,提高了连铸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中间包稳流器。
背景技术
中间包是短流程炼钢中用到的一个耐火材料容器,在钢铁冶金连铸过程中,钢包中的钢水不断流入中间包内,中间包首先接受从钢包浇下来的钢水,然后由中间包水口分配到各个结晶器中去。中间包稳流器是安装在中间包冲击区底部用来稳定中间包水口区域钢水流动、防止钢渣卷入钢水造成连铸坯内部质量缺陷、促进夹杂物上浮及减少钢水喷溅的功能性耐火材料。
目前采用的中间包稳流器为带有内腔、上部敞口的容器状稳流器,主要包括接受冲击钢流的底壁和用于导流、分流的侧壁。现有的中间包稳流器,对中间包内钢流的流体性能优化不够,在防止起注喷溅、减少中间包覆盖剂乳化及形成二次夹杂、优化中间包内流体流动形式、稳定流股和高效分离钢中夹杂物等几个方面尚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中间包稳流器,旨在优化中间包内钢流的流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中间包稳流器,包括由底壁和四个侧壁限定出的顶部开口的腔体,所述底壁向内凸起在所述腔体内的中部形成坡顶,所述前后侧壁从所述底壁垂直向上延伸,所述左右侧壁从所述底壁倾斜向上延伸,所述左右侧壁向内倾斜;所述前后侧壁上端向内水平延伸形成前后上沿,所述左右侧壁上端向内倾斜延伸形成左右上沿,所述左右上沿向下倾斜;所述左右上沿低于所述前后上沿。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壁从左右两侧向内凸起在所述腔体内形成坡顶。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壁从前后两侧向内凸起在中部形成坡顶。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坡顶的坡角设置为2.5~20°。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左右侧壁的向内倾斜角设置为2.5~30°。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左右上沿的向下倾斜角设置为2.5~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中间包稳流器,可有效防止起注喷溅,提高首炉钢的品质;降低浇注冲击形成的湍流、减少中间包覆盖剂乳化及形成二次夹杂;优化中间包内流体流动形式,形成有利于夹杂物分离的流体状态;优化和促进中间包导流和流体分配的作用,稳定流股;延长钢流在中间包内的停留时间,有效分离钢中夹杂物,提高钢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新型中间包稳流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新型中间包稳流器的正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新型中间包稳流器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新型中间包稳流器沿图3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苏威高级陶瓷(中国)有限公司,未经维苏威高级陶瓷(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93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滤清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哑光效果的抛光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