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罐体密封片切割装置的进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3582.7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2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标;莫堃;樊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5/22 | 分类号: | B23Q5/22;B23Q5/28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史姣姣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筒 旋转螺母 输出轴 手柄 进给系统 切割装置 本实用新型 罐体密封 止动挡圈 导向键 腰形孔 支撑杆 中空输出轴 调节方便 啮合连接 切割设备 旋合连接 上端 导向孔 进给量 横杆 卡接 可调 适配 下端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罐体密封片切割装置的进给系统,属于切割设备技术领域。所述进给系统包括导向筒、手柄、与手柄旋合连接的旋转螺母、止动挡圈、中空输出轴和设于输出轴内的“T”形支撑杆;所述手柄和旋转螺母设于所述导向筒上方,所述止动挡圈上端与所述旋转螺母卡接,下端与所述导向筒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螺母与所述输出轴之间啮合连接;所述输出轴上开有腰形孔,所述支撑杆上部的横杆穿过所述腰形孔与所述导向筒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上还设有导向键,所述导向筒上开有与所述导向键适配的导向孔。本实用新型具有进给量可调,且调节方便,调节时,切割装置稳定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罐体密封片切割装置的进给系统,属于切割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型罐体内部封装特殊气体和设备,为防止气体泄漏,罐口密封片须采用焊接的方法固定。在罐体使用整个生命周期中,需要定期将密封膜片切割出以膜片中心为圆心,半径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的圆孔,以便于罐体内设备检修维护。设备检修完成后,需要将与切割下来的密封片中心部尺寸一样的新密封片焊接在原圆形孔上,起密封效果。一方面,为保证密封效果,下一次检修时,切割的圆孔直径须大于本次焊接焊缝热影响区;另一方面,在有限的切割半径范围内,须尽可能增加切割次数,以延长罐体的使用寿命,这就需要刀具切割半径连续可调,且每次切割半径可读取,以便于确定切割半径,这也同时要求,切割出的中心圆孔轴线与罐体内壁圆孔轴线重合,误差不超过1mm。
根据工艺要求,切割过程中须保证切割的平稳性,同时切割完成后,切割下来的密封片中部不能掉落,因此,切割装置在切割中及切割后均须将密封片中部与切割装置固接在一起。
一般来说,密封片的厚度较厚,一般切割刀具需要以逐步进给的方式进行切割。现有技术中罐体的切割装置,如公开号为CN105171104A,名称为“一种储液器罐体切割装置及其操作方法”的发明专利,该专利的切割装置包括切割支架,切割支架上表面连接切割工作台,切割工作台上连接有罐体容置槽,转动轴穿过固定支架一和固定支架二的连接孔且侧壁上套接有工作板,工作板一端上表面连接驱动电机,工作板下表面连接切割部,工作板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连接气动升降装置,切割工作台靠近切割部的一端设有感应控制装置。专利中的气动升降装置通过气缸控制其上下活动,气缸控制进给量存在调节时稳固性不好以及精准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罐体的切割装置的进给系统,在进给时,导致的切割装置稳固性不好以及不能精确地定位切割刀具与罐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罐体密封片切割装置的进给系统,实现了进给量连续可调,且具有调节方式简单,精准性好,进给时,切割装置稳定性高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罐体密封片切割装置的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筒、手柄、与手柄旋合连接的旋转螺母、止动挡圈、中空输出轴和设于输出轴内的“T”形支撑杆;所述手柄和旋转螺母设于所述导向筒上方,所述止动挡圈上端与所述旋转螺母卡接,下端与所述导向筒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螺母与所述输出轴之间啮合连接;所述输出轴上开有腰形孔,所述支撑杆上部的横杆穿过所述腰形孔与所述导向筒固定连接;
所述输出轴上还设有导向键,所述导向筒上开有与所述导向键适配的导向孔。
进一步地,所述腰形孔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示支撑杆上述横杆在竖直方向上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杆下方设有电磁铁。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杆为中空结构。
工作原理如下:进给系统中,通过手柄旋转旋转螺母,旋转螺母的内螺纹和输出轴上端的外螺纹啮合,输出轴相对于导向筒和支撑杆向上或向下移动,当旋转螺母旋转一圈,输出轴就在轴向上上升或下降一个螺距,从而实现刀具系统的进给可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35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带驱动式三面刃驱动装置
- 下一篇:机床中间连线提升换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