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洞灰尘沉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3866.6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3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袁光明;李开学;兰海涛;黄文祥;刘健;王毅;包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F5/02 | 分类号: | E21F5/02 |
代理公司: |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3 | 代理人: | 霍本俊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洞 灰尘 沉降 装置 | ||
一种矿洞灰尘沉降装置,属于矿采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盘、同动连杆、调向钮,底盘底部设有支腿,支腿底部设有滚轮,底盘顶部后侧设有扶手,底盘顶部中间设有伸缩杆下杆,伸缩杆下杆内设有伸缩杆上杆,两个伸缩杆上杆之间通过同动连杆相连接,底盘顶部前侧设有水箱,水箱连通有两条水管,伸缩杆下杆之间还设有安装板,安装板前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转杆安装块,转杆安装块之间轴接有转动杆,两条水管缠绕在转动杆上,伸缩杆上杆顶端朝向前部设有喷头,水管自转动杆上延伸与喷头相连通。解决了现有矿洞地形降尘繁琐的问题,在保证降尘效果的基础上,能有效地适应不同高度且弯曲的矿洞地形,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洞灰尘沉降装置,属于矿采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作为一种高效的供能矿物,在工业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其储存在地下,采矿人员通常需要在尘土较多的矿洞中进行工作。现有技术中,采矿人员一般采用手挥盆装水,或者简单的喷洒工具进行降尘,对于时高时低且弯曲的矿洞来说,很是不便。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状况,本实用新型申请人做了大量反复而有益的探索,最终产品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洞灰尘沉降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在保证降尘效果的基础上,能有效地适应不同高度且弯曲的矿洞地形,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矿洞灰尘沉降装置,包括底盘、同动连杆、调向钮,所述的底盘底部设有支腿,所述的支腿底部设有滚轮,所述的底盘顶部后侧设有扶手,底盘顶部中间位于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垂直向上的伸缩杆下杆,所述的伸缩杆下杆内设有伸缩杆上杆且其中一个伸缩杆下杆上部设有齿轮安装体,两个所述的伸缩杆上杆之间通过同动连杆相连接,所述的齿轮安装体内轴接有升降齿轮,所述的升降齿轮中心轴穿过齿轮安装体外壁与设置在外部的调高转盘相连接,所述的齿轮安装体对应伸缩杆上杆的外侧还设有升降齿条,所述的升降齿条穿过齿轮安装体顶部外壁与升降齿轮相啮合。
所述的底盘顶部前侧还设有水箱,所述的水箱连通有两条水管,水箱一侧还设有移动电源,所述的移动电源上设有电源开关,所述的水管上设置有水泵且分别与电源开关电连接,所述的伸缩杆下杆之间还设有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前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转杆安装块,所述的转杆安装块之间轴接有转动杆,两条所述的水管缠绕在转动杆上,所述的伸缩杆上杆顶端朝向前部设有喷头,所述的水管自转动杆上延伸与喷头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腿距离地面具有预定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调高转盘边缘均匀设有多个转盘边杆。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盘边杆上分别设有固定孔,所述的齿轮安装体外壁上对应固定孔的转动轨迹上还设有螺纹孔,所述的固定孔上还设有固定螺栓与螺纹孔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动杆中间设有限位凸起,两条所述的水管缠绕在转动杆上且分别位于限位凸起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伸缩杆上杆顶端朝向前部分别设有牛眼轴承,所述的牛眼轴承上设有微调伸缩杆,所述的微调伸缩杆前端设有喷头,所述的水管自转动杆上延伸与喷头相连通,所述的安装板后部设有喷头调向体,所述的喷头调向体内部设有限位轨道槽且与外壁设置的调向轨道孔相连通,所述的调向钮设置在调向轨道孔内,且一端延伸至调向轨道孔外部,所述的调向钮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上还连接有驱动主杆,所述的驱动主杆穿过安装板前部的轨道孔且向上弯折,所述的驱动主杆顶部分离且分别向左右侧延伸连接有驱动边杆,所述的驱动边杆垂直向上且与喷头底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伸缩杆上杆上还分别设有多个定位块,所述的水管自转动杆上延伸穿过定位块与喷头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板上下两侧设有与限位轨道槽内壁相接触的滚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38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