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余热阶梯蓄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5091.6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8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徐景水;葛雪锋;刘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奥翔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杨宝兰 |
地址: |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中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余热 蓄热装置 生产工艺系统 本实用新型 余热回收率 充分接触 大气环境 范围扩大 高温蓄热 供热成本 节约用水 散热设备 水流通道 相变材料 蓄热箱体 排放量 置入 生产成本 保证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余热阶梯蓄热装置,包括,蓄热模块,蓄热模块依序置入蓄热箱体中,蓄热模块之间、蓄热模块和箱体之间留有水流通道,保证蓄热模块与水充分接触;蓄热模块包括高温蓄热模块和低温蓄热模块;蓄热模块中注入相变点由高到低的相变材料。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阶梯蓄热有效利用了不稳定的温度热,使可利用的余热范围扩大,余热回收率大幅提高,减少了余热的排放量,节约用水的同时保护大气环境。该装置可减少散热设备的投资,降低了生产成本,维持生产工艺系统的稳定,降低供热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利用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余热阶梯蓄热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余热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受生产产量的影响,产生的余热温度不同且温度不稳定,一般的余热回收仅仅回收了某一个温度段的余热,对较低和较高温度的余热无法回收,大量的余热依旧通过传统的方式排到大气中。由于利用率较低,故不能充分发挥余热回收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回收过程对温度无限制的阶梯蓄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余热阶梯蓄热装置,包括,蓄热模块,所述蓄热模块依序置入蓄热箱体中,所述蓄热模块之间、蓄热模块和箱体之间留有水流通道,保证蓄热模块与水充分接触。
所述蓄热模块包括高温蓄热模块和低温蓄热模块;所述蓄热模块中注入相变点由高到低的相变材料。
充热时,所述蓄热箱体与余热源的出水口连接,在蓄热箱体与余热源之间安装有蓄热循环水泵、阀门和温控开关;所述余热源的回水口与蓄热箱体连接,余热源的回水口与蓄热箱体之间连接有阀门,放热后的低温水再回到余热源加热。
放热时,所述蓄热箱体与热用户连接,蓄热箱体与热用户之间连接有放热循环水泵和阀门,热用户的回水口与蓄热箱体连接,热用户的回水口与蓄热箱体之间连接有阀门,低温水再回到蓄热箱体中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阶梯蓄热有效利用了不稳定的温度热,使可利用的余热范围扩大,余热回收率大幅提高,减少了余热的排放量,节约用水的同时保护大气环境。该装置可减少散热设备的投资,降低了生产成本,维持生产工艺系统的稳定,降低供热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余热阶梯蓄热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
1.余热源 2.热用户 3.蓄热箱体 4.蓄热循环水泵
5.放热循环水泵 6.高温蓄热模块 7.低温蓄热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余热阶梯蓄热装置,包括,蓄热模块,所述蓄热模块依序置入蓄热箱体3中,所述蓄热模块之间、蓄热模块和蓄热箱体之间留有水流通道,保证蓄热模块与水充分接触。
所述蓄热模块包括高温蓄热模块6和低温蓄热模块7;所述蓄热模块中注入相变点由高到低的相变材料。
充热时,阀门A、B打开,阀门C、D关闭。所述蓄热箱体3与余热源1的出水口连接,在蓄热箱体3与余热源1之间安装有蓄热循环水泵4、阀门A和温控开关a,b;所述余热源1的回水口与蓄热箱体3连接,余热源1的回水口与蓄热箱体3之间连接有阀门B,放热后的低温水再回到余热源加热。蓄热循环水泵4通过载体水,将余热源1的余热注入蓄热箱体3,当水的温度高于高温蓄热模块6中相变材料的相变点时,温控开关a打开,温控开关b关闭,向高温蓄热模块6蓄热;当水的温度低于高温蓄热模块6中相变材料的相变点时,温控开关a关闭,温控开关b打开,向低温蓄热模块7蓄热;放热后的低温水再回到余热源1加热,直到热量完全充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奥翔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奥翔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50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