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从上往下插线的全金属贴片母端及其应用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5275.2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5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陈炳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广泓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24 | 分类号: | H01R13/2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线 吸嘴 本实用新型 向下弯折 插线孔 电连接 全金属 对边 母端 贴片 连接结构 组装方便 弹性夹 插接 焊脚 弯折 靠拢 穿过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从上往下插线的全金属贴片母端,具有SMT吸嘴面,SMT吸嘴面上开设插线孔供插线由上往下穿过,SMT吸嘴面的两个对边向下弯折并相互靠拢形成与插线孔对应的弹性夹供插线插接,SMT吸嘴面的另外两个对边向下弯折并弯折形成焊脚供与PCB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适合小型化产品的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金属贴片母端,特指一种从上往下插线的全金属贴片母端及其应用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中,PCB板与导线的连接是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操作麻烦,连接不牢固。
后有业者研发了插线式母端,将母端电连接安装在PCB板的上方,并且在PCB板上开设插孔,插线从PCB板的下方由下往上穿过插孔,再插在母端的弹性夹中,由此实现PCB板与插线的电连接,这种电连接方式操作简单,电连接牢固。
但是因为插线由下向上与母端插接,PCB板上必须开通孔,母端组装时还必须保证弹性夹与插孔对正才能实现插线与弹性夹的有效连接,母端组装操作不方便,需要的组装面积大,需要的操作空间也大,PCB板体积也大,也不适合小型化产品的电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上往下插线的全金属贴片母端及其应用的连接结构,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适合小型化产品的电连接。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从上往下插线的全金属贴片母端,具有SMT吸嘴面,SMT吸嘴面上开设插线孔供插线由上往下穿过,SMT吸嘴面的两个对边向下弯折并相互靠拢形成与插线孔对应的弹性夹供插线插接,SMT吸嘴面的另外两个对边向下弯折并弯折形成焊脚供与PCB板电连接。
所述SMT吸嘴面的两个对边向下弯折时同时向内倾斜使其下端相互靠拢形成弹性夹,倾斜面为插线插接的导入面。
所述SMT吸嘴面的两个对边下端对应插线孔形成夹线槽。
所述SMT吸嘴面的另外两个对边向下弯折后再向外水平弯折形成焊脚。
所述SMT吸嘴面的另外两个对边下端分别形成两个焊脚。
所述母端由金属片材冲压而成。
一种应用从上往下插线的全金属贴片母端的连接结构,从上往下插线的全金属贴片母端结构如上述,将母端的焊脚焊接在PCB板的上方,将插线由上往下穿过插线孔,借助弹性夹与插线夹紧配合,实现插线与PCB板的电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时,由SMT吸嘴吸住SMT吸嘴面将母端设置在PCB板的适当位置,再将焊脚焊接在PCB板上,即完成组装。因为PCB板上不需要开插孔,组装时也就不需要像现有插线方式组装时那样将弹性夹与插孔对正,组装操作更简单、方便,需要的组装面积小,需要的操作空间也小,PCB板体积也小,适合小型化产品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插线由上往下穿过插线孔,借助弹性夹与插线夹紧配合实现电连接,电连接方式操作简单,电连接牢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装使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装使用的立体组合图。
标号说明
母端10,SMT吸嘴面1,插线孔2,弹性夹3,焊脚4,夹线槽5;
插线20;
PCB板3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广泓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广泓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52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