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猪舍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5362.8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5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钢;晋军;范余;曾俊;李凤平;尹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江至诚铂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1/03 | 分类号: | A01K1/03;A01K1/01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李小金;王正楠 |
地址: | 641000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格栅 养殖 猪舍 格栅侧板 本实用新型 并排设置 自由滑动 滑动 格栅门 滑动套 前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现代养殖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猪舍,包括猪舍本体,猪舍本体内设有多个第一养殖格栅和多个第二养殖格栅,第一养殖格栅和第二养殖格栅交替并排设置,第一养殖格栅和第二养殖格栅均包括位于两侧的两格栅侧板和位于前部或者后部的格栅门;第二养殖格栅的格栅侧板上固定设有滑动套,滑动套套于对应第二养殖格栅相邻的第一养殖格栅上并可前后自由滑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现代养殖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猪舍。
背景技术
养猪业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产业,对保障肉食品安全供应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养猪业正由传统养猪业向现代养猪业转变,无论是养殖模式、区域布局还是生产方式、生产能力都在发生显著变化。为了扩大单位养殖规格,便于日常管理,栅格栏养猪已成为现代猪场的一种发展趋势。
格栅养猪能够很好的提升养殖密度,提高单位面积内的养殖效益。但是由于猪仔养殖密度高,因此为了避免疫病的发生,对其卫生要求也相对较高,需要较为频繁的日常清洗养殖格栅底部。若是每次清洗均对猪仔进行换栏操作,猪仔有较大概率会由于惊吓导致生长缓慢乃至减重,会严重影响养殖效益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猪舍。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可适应现代猪舍频繁的日常清洗工作,无需对猪仔进行频繁换栏,在保障卫生清洁的前提下,还可保障猪仔的正常生长,保障养殖效益。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猪舍,包括猪舍本体,猪舍本体内设有多个第一养殖格栅和多个第二养殖格栅,第一养殖格栅和第二养殖格栅交替并排设置,第一养殖格栅和第二养殖格栅均包括位于两侧的两格栅侧板和位于前部或者后部的格栅门;第二养殖格栅的格栅侧板上固定设有滑动套,滑动套套于对应第二养殖格栅相邻的第一养殖格栅上并可前后自由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猪舍需要清洗时,首先将位于第一养殖栅格间的第二养殖格栅向后推动,滑动套的存在将方便此种推动。然后对原第二养殖格栅底部位置进行冲洗清洁,即可完成对第二养殖格栅的清洗。第二养殖格栅底部清洗完成后,侧向推动第一养殖格栅至原第二养殖格栅位置,此时便可以对原第一养殖格栅底部位置进行冲洗清洁,即完成对第一养殖格栅的清洗。清洗完毕后,复位即可,即可完成对第一养殖格栅和第二养殖格栅的清洗。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可适应现代猪舍频繁的日常清洗工作,无需对猪仔进行频繁换栏,在保障卫生清洁的前提下,还可保障猪仔的正常生长,保障养殖效益。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第一养殖格栅前部均与同一食槽固定连接,第一养殖格栅和第二养殖格栅的格栅门均设置于后部。通过第一养殖格栅前部均与同一食槽固定连接,第一养殖格栅和第二养殖格栅的格栅门均设置于后部,可有效避免猪仔进栏时对食槽污染,进一步保障卫生条件。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第一养殖格栅底部和第二养殖格栅底部均设有滑动轮。通过第一养殖格栅底部和第二养殖格栅底部均设有滑动轮,便于对第一养殖格栅和第二养殖格栅的移动,保障正常运转。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各滑动套通过连接件连接为一个同步运动的整体。通过各滑动套通过连接件连接为一个同步运动的整体,便于统一操控,统一清洁。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格栅门铰接于对应的第一养殖格栅或者第二养殖格栅上。通过格栅门铰接于对应的第一养殖格栅或者第二养殖格栅上,便于开启格栅门,方便猪仔进栏和出栏操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养殖格栅后部下方设有污水槽,污水槽上盖有雨水篦子。通过养殖格栅后部下方设有污水槽,污水槽上盖有雨水篦子,液体污物自污水槽流出,固定污物留在雨水篦子上,然后统一清除,有利于对污物的分别处理排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江至诚铂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内江至诚铂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53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