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电解液利用率的四储罐液流电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6998.4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6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柏辰;郑梦莲;孙洁;赵俊雄;田帅奇;王涛;张良;范利武;俞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04276 | 分类号: | H01M8/04276;H01M8/18;H01M8/248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液罐 电解液 本实用新型 液流电池 电池 电解液利用率 负极电解液 正极电解液 出液口 进液口 储罐 电堆 储罐结构 工作正常 荷电状态 浓差极化 不均匀 充放电 传统的 低流速 均匀性 正负极 储能 储液 电液 进液 流池 新能源 应用 保证 | ||
1.一种提高电解液利用率的四储罐液流电池结构,液流电池两侧的电堆端板(1)上具有正极电解液进液口(11)、负极电解液进液口(12)、正极电解液出液口(15)和负极电解液出液口(1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极电解液进液储液罐(6)、负极电解液进液储液罐(7)、正极电解液出液储液罐(8)和负极电解液出液储液罐(9),所述的正极电解液进液口(11)通过输液管路连接正极电解液进液储液罐(6),所述的负极电解液进液口(12)通过输液管路连接负极电解液进液储液罐(7),所述的正极电解液出液口(15)通过输液管路连接正极电解液出液储液罐(8),所述的负极电解液出液口(16)通过输液管路连接负极电解液出液储液罐(9);各条输液管路上均设有为管道中电解液提供双向流动动力的输液泵(5),每个储液罐中均设有感应罐内液位高度的液位传感器(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电解液利用率的四储罐液流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液管路末端伸至各储液罐内腔的最低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电解液利用率的四储罐液流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液泵为双向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电解液利用率的四储罐液流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为:两侧PP板(2)之间夹持有若干单电池结构单元(3),两侧PP板外分别固定有电堆端板(1),电堆中还设有集流板(1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电解液利用率的四储罐液流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流板(13)外接有充放电系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电解液利用率的四储罐液流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流电池为全钒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或锌镍液流电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电解液利用率的四储罐液流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液泵(5)采用蠕动循环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699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