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尘杯多级降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8909.X | 申请日: | 2017-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6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潘景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炬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10 | 分类号: | A47L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济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器 尘杯 固定架 分离器筒体 本实用新型 外筒 吸尘器 进气管出口 降尘效果 出风口 进气管 壳体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尘杯多级降尘结构,包括分离器筒体,分离器筒体一端为分离器出风口;分离器固定架;所述分离器筒体通过分离器固定架连接尘杯壳体;所述分离器固定架外筒安装在尘杯进气管出口上方。采用本实用新型,灰尘随气流从吸尘器进气管进入到尘杯壳体内,首先灰尘被离器固定架的外筒挡下一部分实现初步降尘,在原有分离器降尘的基础上,增加了降尘结构,增强降尘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尘杯多级降尘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干式吸尘器分为袋式吸尘器和尘杯式吸尘器。尘杯过滤是吸尘器的主要过滤方式,大部分吸尘器都采用尘杯过滤。尘杯过滤是通过电机尘杯高速旋转的真空气流分离垃圾和气体,再通过过滤材质,净化空气,以免造成二次污染,优点是不用经常更换尘袋,但吸尘完毕后,需要对尘杯内灰尘进行清理。
然而,现有尘杯一般通过分离器上的过滤孔进行过滤降尘,相当于只有一级降尘,降尘效果差,导致灰尘进入吸尘器其它部件中,给清理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尘杯多级降尘结构,增强降尘效果,在尘杯充分降尘,避免灰尘进入到吸尘器其他部件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尘杯多级降尘结构,包括分离器筒体,分离器筒体一端为分离器出风口;分离器固定架;所述分离器筒体通过分离器固定架连接尘杯壳体;所述分离器固定架外筒安装在尘杯进气管出口上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灰尘随气流从吸尘器进气管进入到尘杯壳体内,首先灰尘被分离器固定架的外筒挡下一部分实现初步降尘,在原有分离器降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级降尘,增强降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分离器固定架外筒端口为喇叭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喇叭状端口,增加了外筒阻挡外部灰尘的面积,进一步增强降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分离器固定架还设有内筒,所述内筒为锥形筒,内筒直径由进风一端向内渐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内筒为锥形筒,筒口较窄以防止灰尘直接进入,可以阻挡一部分灰尘,相当于增加一级降尘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分离器出风口一端设有连接柱,所述分离器固定架内筒和外筒之间设有对应连接柱的插槽;所述分离器出风口安装在分离器固定架内筒和外筒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分离器出风口与固定架外筒紧密贴合形成密封,防止灰尘从分离器出风口再次泄露至尘杯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与对应插槽分别设置3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采用3点连接,既保证连接的稳固性,又不至于连结点过多,导致拆装繁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分离器出风口为一体两段式结构,前段为圆筒形,所述圆筒形一段有若干小孔,后段为筒径渐大的锥形筒,所述锥形筒向分离器内部延伸出一环形壁,环形壁与分离器内壁形成一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锥形筒部分入口较窄,以防止进入小孔分离器内的灰尘直接从出风口排出,在环形壁与分离器内壁形成一凹槽内可以阻挡一部分灰尘,相当于增加一级降尘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分离器筒体另一端连接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上有环形槽,小孔分离器末端插在环形槽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小孔分离器后增加橡胶密封圈,可有效防止尘杯壳体内的灰尘泄露至尘杯壳体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分离器筒体上设有一圈降尘挡板;所述挡板位于小孔的后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炬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炬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89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