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9121.0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0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厉艳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旭辉恒远塑料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1/02 | 分类号: | B41F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8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墨盒 导流板 称重器 进墨管 墨泵 墨箱 本实用新型 供墨装置 印刷机 除气泡 过滤网 回流管 伸入 开口 回收箱侧面 印刷 钢针 反向倾斜 工作负担 一端连接 印刷过程 质量问题 传墨辊 回收箱 竖立的 油墨量 导管 混入 去除 油墨 纸屑 回收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包括墨箱、墨泵、进墨管、墨盒、传墨辊、回流管、回收箱、导管、称重器,所述墨箱位于称重器和墨泵之间,墨泵与进墨管连接,所述进墨管一端伸入墨箱,另一端位于墨盒上方,所述墨盒底部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回流管一端连接墨盒底部的开口,另一端从所述回收箱侧面伸入,所述回收箱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下方设有倾斜的导流板Ⅰ和导流板Ⅱ,导流板Ⅰ和导流板Ⅱ之间设有一层反向倾斜的除气泡板,所述除气泡板上设有竖立的钢针。本实用新型在减轻工人工作负担的同时可有效去除印刷过程中油墨中混入的灰尘、纸屑及气泡,保证印刷质量,此外,设有的称重器可避免油墨量过少而造成的印刷质量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制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印刷机的应用非常广泛,已然成为书籍出版、产品包装、建筑装饰等许多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印刷过程中,对油墨的有效控制是获得高质量印刷品的必要条件,传统的印刷机多采用人工提倒的方法进行加墨,费时费力,而且经常是墨盒内的墨用尽时人才能意识到需要加墨。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市场上逐渐出现许多自动加墨装置,减轻了人的负担,这些自动加墨装置只是简单地增加回流装置,将用过的油墨回收到墨桶里,实现循环利用,但在循环过程中缺乏对混入杂质或气泡的处理,从而影响印刷成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墨箱、墨泵、进墨管、墨盒、传墨辊、回流管、回收箱、导管、称重器,所述墨箱位于称重器上方,所述称重器侧面设有重量显示屏,所述墨泵位于墨箱上方,墨泵与进墨管连接,所述进墨管一端伸入墨箱,另一端位于墨盒上方,所述传墨辊可转动地固定于墨盒内部,传墨辊上部伸出墨盒,所述墨盒底部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回流管一端连接墨盒底部的开口,另一端从所述回收箱侧面伸入,
所述回收箱内设有过滤网,过滤网位于回流管伸入位置的下方,所述过滤网下方设有倾斜的导流板Ⅰ和导流板Ⅱ,导流板Ⅰ和导流板Ⅱ之间设有一层反向倾斜的除气泡板,所述除气泡板上设有竖立的钢针,所述导管将回收箱和墨箱的下部进行连接。
特别的,所述称重器上设有警报指示灯。
特别的,所述墨盒顶部设有可推拉拆卸的墨盒盖。
特别的,所述导管中部设有开关阀。
特别的,所述导流板Ⅰ和导流板Ⅱ平行,导流板Ⅰ的长度小于导流板Ⅱ。
特别的,所述导管与回收箱连接的一端位于所述导流板Ⅱ的底端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有的称重器可通过重量来反映墨箱内的墨量,设置一个墨量的下限值,当重量低于此数值时,警报指示灯闪烁,避免因墨量过少而影响印刷效果,回收箱内设有过滤网,能过滤掉油墨中混入的灰尘、纸屑等,设有导流板、除气泡板和钢针可除去传墨辊滚动造成的气泡。此外,导管上设有开关阀,可控制回收箱内的油墨是否进入墨箱,墨盒顶部设有可推拉拆卸的墨盒盖,印刷机不用时,取出传墨辊,关闭墨盒盖可防止墨盒内的油墨挥发和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墨盒结构图;
图中:1-墨箱;2-墨泵;3-进墨管;4-墨盒;5-传墨辊;6-回流管;7-回收箱;8-导管;9-称重器;10-显示屏;11-过滤网;12-导流板Ⅰ;13-导流板Ⅱ;14-除气泡板;15-钢针;16-警报指示灯;17-墨盒盖;18-开关阀;19-印刷墨辊;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旭辉恒远塑料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旭辉恒远塑料包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91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