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泥浆式蓄能装置及蓄能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9464.7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7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吕云强;武强;梁超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润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T10/00 | 分类号: | F24T10/00;F28D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晖 |
地址: | 01400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层 泥浆 蓄热 容置空间 蓄能装置 绝热层 卵石 本实用新型 反射膜层 蓄能设备 依次设置 多层 新能源装置 对流传热 流通介质 散失热量 外部连通 由外向内 包覆 内壁 溶质 外壁 土地 阻隔 存储 地表 储存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泥浆式蓄能装置及蓄能设备,设置于土地内,涉及新能源装置的技术领域,土地内设置有一个容置空间,沿着容置空间的内壁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绝热层、反射膜层及蓄热层,反射膜层分别与绝热层和蓄热层连接,蓄热层设置为多层,且多层蓄热层沿着地表至容置空间的底部依次设置;蓄热层包括卵石泥浆和用于流通介质的管道,卵石泥浆包覆于管道的外壁;管道的两端分别与外部连通;管道内的介质用于吸收蓄热层存储的热量并储存于介质内。绝热层用于阻隔蓄热层与溶质空间底部的对流传热。卵石泥浆蓄热能力较好,且热量不易散失。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泥浆式蓄能装置蓄热能力较好,不容易散失热量,蓄热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泥浆式蓄能装置及蓄能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煤炭等资源紧张,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研发和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由于地热能由于受地理位置等局限较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现有技术中地热能的开发主要将换热管直接插置于地表层或平铺于地表层,换热管内流通有换热介质,如水等,地表吸收太阳热并将热量储存于地标内,换热管内介质吸收周围地表的部分热量后从换热管的另一端流出。
由于地表散热较快,因此,现有的地热能蓄热装置中吸收热量较少,蓄热能力较弱、蓄热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浆式蓄能装置及蓄能设备,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由于地表散热较快,造成现有的地热能蓄热装置中吸收热量较少,蓄热能力较弱、蓄热效率较低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泥浆式蓄能装置,设置于土地内,所述土地内设置有一个容置空间,沿着所述容置空间的内壁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绝热层、反射膜层及蓄热层,所述反射膜层分别与所述绝热层和所述蓄热层连接,所述蓄热层设置为多层,且多层所述蓄热层沿着地表至容置空间的底部依次设置;
所述蓄热层包括卵石泥浆和用于流通介质的管道,所述卵石泥浆包覆于所述管道的外壁;所述管道的两端分别与外部连通;所述管道内的介质用于吸收蓄热层存储的热量并储存于介质内。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每个所述管道的进液口均与外部总进液管连接,每个所述管道的出液口均与外部总出液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总进液管和/或总出液管均与外部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盘设于所述蓄热层内;所述管道的间距的范围为150-300mm;每层所述蓄热层的高度范围为40-60cm。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的材料为聚乙烯。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管道的固定件。
进一步地,靠近地表的所述蓄热层的顶部设置有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蓄热层至少为5层。
进一步地,靠近地表的所述蓄热层的顶部设置有吸热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蓄能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泥浆式蓄能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润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润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94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