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校准计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7233.6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5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白龙飞;温石宝;王文婧;熊益仲;曹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擎天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1 | 分类号: | G01R31/01;G01R19/165 |
代理公司: | 广州云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1 | 代理人: | 张莲珍 |
地址: | 5108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电脑 充放电装置 校准 托盘 对比参数 计量装置 自动校准 数字万用表 标准参数 放电 恒压 充电 万用表 修正 本实用新型 实际参数 通道切换 状态切换 计量 采集 电池 反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校准计量装置,包括控制电脑、校准托盘、数字万用表、充放电装置;所述控制电脑与充放电装置连接,控制充放电装置的状态切换,包括充电/放电/恒压状态;所述控制电脑与校准托盘连接,校准托盘与充放电装置连接,所述控制电脑控制校准托盘的通道切换,实现在充电/放电/恒压状态下的校准或计量;所述控制电脑设置充放电装置的标准参数,修正充放电装置的实际参数;所述万用表与校准托盘连接,采集对比参数;所述数字万用表与控制电脑连接,反馈对比参数给控制电脑,控制电脑将对比参数与标准参数进行比较并修正的一种电池的自动校准计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校准计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二次电池的一种自动校准计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池生产过程中,二次电池充放电装置长时间运行会造成充放电电流和电压精度产生一定偏差,影响电池的品质,为了能够保证充放电装置的精度,势必要运用一些装置对其进行检测和修正。以前处理方法是人工将每个通道的连接线进行插拔切换已实现对充放电装置电流电压逐一校准和计量,此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尤其当通道数较多时,此种方法就严重拖慢生产效率,无形中也增加了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人工对充放电装置电流电压逐一校准和计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对充放电装置电流电压自动校准计量的电池自动校准计量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校准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脑、校准托盘、数字万用表、充放电装置;
所述控制电脑与充放电装置连接,控制充放电装置的状态切换,包括充电/放电/恒压状态;
所述控制电脑与校准托盘连接,所述校准托盘与充放电装置连接,所述控制电脑控制校准托盘的通道切换,实现在充电/放电/恒压状态下的校准或计量;
所述控制电脑设置充放电装置的标准参数,修正充放电装置的实际参数;所述数字万用表与校准托盘连接,采集对比参数;所述标准参数、实际参数、对比参数为在充电/放电/恒压状态下的电流/电压数值;
所述数字万用表与控制电脑连接,反馈对比参数给控制电脑,控制电脑将对比参数与标准参数进行比较,若在预设的误差范围内,则通过校准或计量,否则进行对实际参数的修正,直至偏差在设定的误差范围内。
优选地,控制电脑包括第一通讯器、第一数据传送器;校准托盘包括第二通讯器、单片机、与单片机连接的校准计量通道;充放电装置包括正极探针、负极探针、第二数据传送器;数字万用表设置有第三通讯器、第三数据传送器;
所述第一通讯器与第二通讯器、与第三通讯器连接,实现控制电脑与校准托盘、数字万用表之间的通讯;所述第一数据传送器与第二数据传送器、与第三数据传送器连接,实现控制电脑与充放电装置、数字万用表之间的数据传输;所述校准计量通道与所述正、负极探针连接,与数字万用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讯器、第二通讯器、第三通讯器之间为无线连接通讯,所述第一数据传送器与第二数据传送器之间采用TCP/IP通讯,所述第一数据传送器与第三数据传送器之间用无线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校准计量通道包括开关电路、与开关电路连接的通道切换电路、电源;所述开关电路控制校准/计量通道的断开和闭合,所述开关电路与正、负极探针连接,所述开关电路与单片机连接;所述通道切换电路切换不同状态下的校准计量通道的回路,包括充电/ 放电/恒压状态的校准计量回路,使校准计量通道与充放电装置的状态相匹配,所述通道切换电路与单片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包括+12V直流电压源;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组、第一二极管组、分流器;所述通道切换电路包括第二继电器组、第二二极管、电源、若干电阻;所述第一继电器组、第二继电器组、第一二极管组、第二二极管与单片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擎天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擎天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7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形铁芯测试装置
- 下一篇:干膜用调胶入料装置的静电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