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违章用挡风玻璃锁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7538.7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4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文杰 |
主分类号: | B60R25/01 | 分类号: | B60R25/01;B60R2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陶***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违章 挡风玻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违章用挡风玻璃锁,包括锁体,锁体一侧对置两个凸起,凸起内分别设置有轴孔,锁体上与凸起相对的一侧中间位置设置有拉手,锁体上的另一侧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卡、二位码和蓄电池及两个通孔,通孔内分别安装有抽气嘴和放气嘴,锁体上与太阳能电池板相对的一侧四周设置有凸台,凸台上安装有密封圈,凸台与密封圈形成“口”字形方腔,连接体上设置有两根平行转轴,转轴上分别连接一个锁体,锁体可绕与之相连的转轴转动,连接体上的两个锁体展开至夹角约为180°时,锁体上的两个密封圈同时贴合在一个平面上,折叠至夹角约为0°时,锁体上的两个密封圈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开创了一种违章车辆锁车新方式,操作简单方便,适宜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违章用挡风玻璃锁。
背景技术
“锁车”是管理部门对违章车辆进行警告及处罚的一种方式,但现有的锁车方式均是将车辆轮胎锁住使车辆无法驾驶,车辆解锁需要车辆驾驶人员联系管理部门进行解锁,这样的解锁方式给管理部门及驾驶人员均带来极大的不便。
汽车违章用挡风玻璃锁具有防暴力、防技术开启、输码自开启等诸多特点,对于违章车辆,将该玻璃锁罩在前挡风玻璃上把车辆前进视野全部遮挡,从而使得车辆无法驾驶,在锁具锁上时管理系统会给违章车辆驾驶员发送一条挡风玻璃锁解锁码,驾驶人员只要扫描锁具上的二维码,对违章事实进行处理,按程序输入解锁码,玻璃锁会自动解开,从而一方面既实现对违章车俩的查处警示,另一方面又避免采用传统轮胎锁给车主解锁带来的不变。
汽车违章用挡风玻璃锁操作简便,一人即能独立操作,开辟了一种违章车辆锁车新方式,给管理部门的执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给违章车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锁具设计安全合理,使用和维护费用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违章用挡风玻璃锁,解决现有车辆违章锁具解锁麻烦,给管理部门和违章车主带来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违章用挡风玻璃锁,包括锁体(1),锁体(1)一侧对置两个凸起(1-1)和(1-2),凸起(1-1)和(1-2)内分别设置有轴孔(1-6)和(1-7),锁体上与凸起相对的一侧中间位置设置有拉手(1-4),锁体(1)上的另一侧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2)、控制卡(5)、二位码(4)和蓄电池(3)及两个通孔(1-3)和(1-5),通孔(1-3)和(1-5)内分别安装有抽气嘴(8)和放气嘴(7),锁体(1)上与太阳能电池板(2)相对的一侧四周设置有凸台(1-8),凸台(1-8)上安装有密封圈(6),凸台(1-8)与密封圈(6)形成“口”字形方腔(1-9),连接体(10)上设置有两根平行转轴(10-1)和(10-2),转轴(10-1)和(10-2)上分别连接一个锁体(1),锁体(1)可绕与之相连的转轴(10-1)或(10-2)转动,连接体(10)上的两个锁体(1)展开至夹角约为180°时,锁体(1)上的两个密封圈(6)同时贴合在一个平面上,折叠至夹角约为0°时,锁体上的两个密封圈紧密贴合。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进一步地,凸起(1-1)和(1-2)对置,使得锁体1呈“凹”字形,轴孔(1-6)和(1-7)同轴。进一步地,太阳能电池板(2)靠近凸起(1-1)和(1-2),控制卡(5)、二位码(4)和蓄电池(3)靠近拉手(1-4),另外,控制卡(5)和二位码(4)相靠近,二位码(4)与蓄电池(3)相远离,锁体(1)上的通孔(1-3)和(1-5)位于二维码(4)和蓄电池(3)之间。进一步地,太阳能电池板(2)为蓄电池(3)充电,控制卡(5)根据指令控制放气嘴(7)开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汽车违章用挡风玻璃锁,通过罩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挡住汽车前进视眼,达到对违章车辆进行锁车的目的,其次,在使用本发明对违章车辆进行锁车时,管理系统即刻向车辆驾驶人员发送锁具解锁码,车辆驾驶人员只要扫描锁具上二维码按步骤输入解锁码锁具即可解开,避免采用传统轮胎锁车方式解锁给管理部门及车辆驾驶人员带来的不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文杰,未经吴文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75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享装烟盒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打包扣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