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工导光板的热压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8351.9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9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陶;张恒;方宗豹;白亚孟;胡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维旺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59/04 | 分类号: | B29C59/04;B29C33/38;B29L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蔡光仟 |
地址: | 2150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压辊 起始凹槽 模具 加工导光板 热压 本实用新型 凹槽设置 模具安装 相对设置 向导光板 上压辊 微结构 下压辊 辊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工导光板的热压辊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压辊和下压辊,其中一个热压辊的辊面安装有模具,所述模具设有起始凹槽和结束凹槽,所述起始凹槽和所述结束凹槽设置在所述模具的同一个面,所述起始凹槽和所述结束凹槽在所述模具安装于热压辊后朝向导光板表面的微结构且分别位于热压起始位置和热压结束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板的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工导光板的热压辊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在对具有微结构的导光板进行热压加工网点时,热压辊上安装的是平整的模具,为了避免热压起始和结束位置的微结构脱落,需先使用刀片刮割导光板起始位置棱角处易脱落的微结构,然后人工擦拭导光板屑,再撕除网点面保护膜热压成成品。目前人力成本日益剧增,单片刀刮,不仅作业效率比较低,并且人力成本较高(1台热压设备单班需额外增加6人作业),还降低了产品的同一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导光板的热压辊结构,解决导光板的微结构在热压起始和结束位置容易脱落、需要人工对导光板材料二次加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导光板的热压辊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压辊和下压辊,其中一个热压辊的辊面安装有模具,所述模具设有起始凹槽和结束凹槽,所述起始凹槽和所述结束凹槽设置在所述模具的同一个面,所述起始凹槽和所述结束凹槽在所述模具安装于热压辊后朝向导光板表面的微结构且分别位于热压起始位置和热压结束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安装于所述上压辊或所述下压辊。
进一步地,未安装所述模具的另一个热压辊的辊面设有网点。
进一步地,所述起始凹槽和所述结束凹槽的形状、尺寸与所述导光板表面的微结构相匹配。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导光板表面的微结构为微棱镜型微结构,所述起始凹槽和所述结束凹槽为微棱镜型凹槽。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导光板表面的微结构为V沟槽型微结构,所述起始凹槽和所述结束凹槽为V沟槽型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起始凹槽和所述结束凹槽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为钢板或镍合金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加工导光板的热压辊结构,解决导光板的微结构在热压起始和结束位置容易脱落的问题,通过对模具一次性加工取代工人对导光板材料的二次加工,大幅度降低人力成本,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同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热压辊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热压辊结构在加工导光板前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热压辊结构在加工导光板后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加工导光板的热压辊结构的制作流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导光板的制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
[第一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维旺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大学,未经苏州维旺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83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周波全自动织带压花机
- 下一篇:一种TPU卷材地板用印花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