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动物实验灌注的简易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10448.3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0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光;单畅;朱晓琼;薛杰;刘凌云;孔玉明;王凡;岳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A61D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头接口 圆形挡板 注射器 针管 针头 直管 本实用新型 动物实验 简易设备 灌注 生物学实验器材 心脏组织损伤 紧密连接 紧密嵌合 可移动地 针管外壁 直管管体 组装方便 灌注液 平头针 蠕动泵 注射液 针尖 进针 调控 替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动物实验灌注的简易设备,涉及生物学实验器材技术领域。该设备包括针头、直管和注射器;针头包括针管、圆形挡板、针头接口;针管的头部为平头针尖,针管的尾部套设有针头接口;圆形挡板可移动地套设在针管外壁上;直管依次包括直管管头、直管管体和直管管尾;直管管头具有与针头接口相适应的结构,并能够紧密嵌合在针头接口中;直管管尾用以紧密连接注射器。作为举例而非限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圆形挡板的设置可以调控进针深度,使用平头针减少了对心脏组织损伤;采用直管输送灌注液有效防止了针头的脱落;使用注射器替代蠕动泵,并可以根据刻度来调节注射液的速度;组装方便,使用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学实验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套用于动物实验灌注的简易设备。
背景技术
灌注固定是一种清除动物体内循环血液,使组织尽可能保存接近生命状态的结构,固定细胞内的各种成分,避免死后自身酶分解出现自溶,或外界微生物侵入繁殖导致细胞的超微结构受到破坏的一种基础实验方法,普遍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科学研究。通常,实验动物的灌注固定是先将动物麻醉后开胸,暴露出心脏,然后将灌注针插入左心室,同时剪破右心耳,先灌与动物体重相近体积的生理盐水将体循环内的血液冲干净,一般以从右心耳流出的液体清亮为标准,后再灌流与动物体重相近体积的4%多聚甲醛,整个灌流固定的过程就完成了。
目前,实验室常用的灌注针是临床上使用的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该静脉采血针的针尖段为约3mm的斜面,虽使得进针血管更容易,但因小鼠的左心室容量小,其极易扎深并穿透左心室进入右心室从而造成肺循环灌注,表现为肺被灌的肿胀发白,而体循环则未经有效灌注。如若过浅进针,很可能导致斜面的针头进针不全,造成灌注液不全进入心室,部分外流从而导致灌注不全。其次,静脉采血针软管的弯曲形态,使得针头在插入左心室后又极易打转,从而造成针头位置改变或从心脏脱落。再次的进针往往很难找到原先的进针处,如此导致的多处进针口,在灌注的时候部分灌注液便会直接从其它针口处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临床上现有灌注针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动物实验灌注的简易设备,该设备可调控进针深度,有效把握进针准确度,并能减少对心脏组织损伤,而且操作便捷。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动物实验灌注的简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头、直管和注射器;所述针头包括针管、圆形挡板、针头接口;所述针管的头部为平头针尖,针管的尾部套设有针头接口;所述圆形挡板可移动地套设在针管外壁上;所述直管依次包括直管管头、直管管体和直管管尾;所述直管管头具有与针头接口相适应的结构,并能够紧密嵌合在针头接口中;所述直管管尾用以紧密连接注射器的头部。
优选的,所述针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圆形挡板中开设有与针管外壁的螺纹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圆形挡板通过该螺纹孔可移动地套设在针管外壁的螺纹上。
优选的,所述螺纹的起始端距平头针尖的距离为4mm-5mm。
进一步优选,所述螺纹的起始端距平头针尖的距离为3mm。
进一步,所述注射器包括注射器接口、注射器针筒和活塞组件;所述注射器接口位于注射器针筒的头部,并与注射器针筒连通;且所述注射器接口具有与直管管尾相适应的结构,并能够紧密嵌合在直管管尾中;所述活塞组件具有与注射器针筒的内径相适应的尺寸,其从注射器针筒的尾部装入注射器针筒内,并可在注射器针筒内移动。
优选的,所述注射器针筒为透明的,且其外壁上设置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作为举例而非限定,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通过圆形挡板的设置可以调控进针深度,使用平头针减少了对心脏组织损伤;(二)采用直管输送灌注液有效防止了针头的脱落;(三)使用注射器替代蠕动泵,并可以根据刻度来调节注射液的速度;(四)组装方便,使用便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未经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104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