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钢弯管夹紧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15022.7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3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梁新文;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银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盛唯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6 | 代理人: | 李晓贝 |
地址: | 44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紧槽 抵持 斜坡面 钝角 抵持面 本实用新型 夹紧模具 竖直设置 水平设置 弯曲凹模 弯曲工件 弯曲凸模 相对设置 夹紧面 上端 方钢 弯管 下端 机械加工技术 工作难度 工作效率 夹紧 平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钢弯管夹紧模具,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相对设置的弯曲凸模和弯曲凹模,弯曲凹模开设有第一夹紧槽,弯曲凸模开设有第二夹紧槽,且第一夹紧槽和第二夹紧槽相对设置,用于夹紧弯曲工件;第一夹紧槽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抵持面,该第一抵持面的上端水平设置有第一夹紧面,第一抵持面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钝角斜坡面;第二夹紧槽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抵持面,该第二抵持面的下端水平设置有第二夹紧面,第二抵持面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钝角斜坡面;第一钝角斜坡面与第二钝角斜坡面相互平行;第一抵持面和第二抵持面的高度均大于弯曲工件的高度。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方钢弯管夹紧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方管弯管夹紧模通常采用U形对开闭合夹紧槽结构,使用时,弯管前方管首先卡入定位端U形槽内,夹紧端顺序卡入方管,这种结构导致夹紧槽定位端与方管上下面间隙在每完成一次弯管后是不可调整的,容易造成弯曲段的起皱,且凸起使夹紧槽定位端的上、下两内侧表面均与方钢上下管壁紧贴,方管卡在夹紧槽内,取出较为困难,增加工作强度,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钢弯管夹紧模具,降低了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钢弯管夹紧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弯曲凸模和弯曲凹模,所述弯曲凹模开设有第一夹紧槽,弯曲凸模开设有第二夹紧槽,且第一夹紧槽和第二夹紧槽相对设置,用于夹紧弯曲工件;所述第一夹紧槽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抵持面,该第一抵持面的上端水平设置有第一夹紧面,第一抵持面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钝角斜坡面;所述第二夹紧槽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抵持面,该第二抵持面的下端水平设置有第二夹紧面,第二抵持面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钝角斜坡面;所述第一钝角斜坡面与第二钝角斜坡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抵持面和第二抵持面的高度均大于弯曲工件的高度。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钝角斜坡面和第二钝角斜坡面的倾斜角度为120~150度。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抵持面和第一夹紧面之间具有倒角。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抵持面和第二夹紧面之间具有倒角。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夹紧槽和第二夹紧槽的内表面设置有耐磨层。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耐磨层为金属陶瓷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对此类方钢弯管夹紧模具夹紧槽的结构改进,在实际应用中弯管完成模具打开后,方管与夹紧槽处于自然分离状态,有效解决了之前模具U形夹紧槽打开后方钢卡在其中不易取出的难题,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同时降低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方钢弯管夹紧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方钢弯管夹紧模具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弯曲凹模;11-第一夹紧槽;12-第一夹紧面;13-第一钝角斜坡面;14-第一抵持面;
2-弯曲凸模;21-第二夹紧槽;22-第二夹紧面;23-第二钝角斜坡面;24-第二抵持面;
3-弯曲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银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十堰银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150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加翻边孔高度的模具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定位的电脑扣板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