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置于水平放置镁真空还原罐内料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15551.7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5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禹健;贺成杰;张亚彬;郭天星;高超;刘靖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26/22 | 分类号: | C22B26/22;F27D3/12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程园园 |
地址: | 030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舟体 挡板 弧段 本实用新型 真空还原 内腔中 扁管 料舟 上壁 设备技术领域 中心轴线对称 蒸汽压金属 传热效率 径向剖面 两端封闭 热还原法 真空条件 真空冶金 不变形 进料口 竖直弧 装卸料 贯穿 等高 可用 炼镁 清渣 竖直 机械化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置于水平放置镁真空还原罐内料舟,包括舟体、至少1个挡板和中心扁管,所述舟体的径向剖面关于中心轴线对称,从下到上依次为水平弧段、罐切弧段、竖直弧段和上壁弧段,在舟体的上壁设有进料口并贯穿舟体左右两端,且舟体两端封闭,至少1个挡板竖直的设在舟体的内腔中,中心扁管水平设在舟体的内腔中,并贯穿各挡板。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传热效率高,在高温和真空条件下不变形,寿命长、成本低,为炼镁机械化装卸料、清渣等操作创造了条件。可用于镁、锂,锶、钙等高蒸汽压金属热还原法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置于水平放置镁真空还原罐内料舟,可用于热还原法制备镁、锂,锶、钙等高蒸汽压金属的设备。
背景技术
镁、锂,锶、钙等高蒸汽压金属,可以使用热还原法在真空条件下制备。工业炼镁的主要方法有电解法和热还原法。以硅热法(即皮江法)为主的热还原法炼镁技术较为完善,为国内绝大多数生广泛使用。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炼镁还原罐内没有热源,真空状态下来自外部的热量以辐射形式由外到内逐层传递,还原罐中心轴线温度最低,球团物料受热最慢,这种温度不均现象严重制约着还原速率的提高。因此,研究新的工艺和技术,强化罐内传热,提高能源利用率,缩短还原周期,具有较高研究和应用价值。
硅热法炼镁大多采用横罐还原炉:这种还原炉为圆筒罐的结构,由于其长期工作在温度1200℃、外界一个大气压条件下,加之罐体很长,便不可避免的受到外力的作用。这种高温、高压、外力的综合条件,还原罐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变形,使得还原罐寿命缩短。这种状态除因罐壁结渣而增大能耗外,还由于其罐壁变形而导致无法进行机械化装料、出料、清渣等一系列机械化措施的实施与操作,严重影响着炼镁工业的发展进程。
针对还原罐内物料的导热慢问题,苏明等在还原罐内加装导热装置,从而强化了罐内的传热,使还原时间缩短为4~5h,但导热装置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容易引起变形,其寿命较短。冯俊小以还原罐内物料为研究对象,分析物料分布方式对加热时间的影响,并对物料的传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提出一种新型炼镁料块。该料块可改善物料的传热方式,缩短加热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镁真空还原罐克服了以往还原罐易变形、寿命短等问题。由于以往炼镁工艺使得还原罐易变形而导致无法进行机械化装料、出料、清渣等一系列机械化措施的实施与操作。任玲等针对目前金属镁热还原工序中人工装出料的现状,提出采用无轴螺旋体作为罐内执行机构的机械装出料方式。可将装出料时间由2h缩短为15min,大大缩短热还原工序的时间。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绝大多数炼镁还原罐内没有热源,真空状态下来自外部的热量以辐射形式由外到内逐层传递,还原罐中心轴线部位温度最低,球团物料受热最慢,这种温度不均现象严重制约着还原速率的提高;以往炼镁工艺使得还原罐易变形而导致无法进行机械化装料、出料、清渣等一系列机械化措施的实施与操作,延长了还原工序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炼镁还原罐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置于水平放置镁真空还原罐内料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155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积锌熔炼工艺系统
- 下一篇:一种喷吹罐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