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风设备分享空调安装孔通风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16846.6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2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胡广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智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 | 分类号: | F24F7/00;F24F13/32;F16L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安装孔 通风设备 空调管件 通风 安装结构 剩余空间 墙壁 接口体 转接口 空调室内机 隔热包装 建筑标准 接口平台 内部腔体 设备接口 右侧面 预留的 左侧面 孔壁 伸入 穿过 室外 | ||
一种通风设备分享空调安装孔通风的安装结构,包括墙壁1,墙壁1上预留的空调安装孔2,在符合建筑标准的空调安装孔2安装空调管件与隔热包装的空调管件组3后,还有足够的空调安装孔剩余空间6,空调安装孔2附近安装通风设备4,空调安装孔转接口5的设备接口管7连接通风设备4,空调安装孔接口13伸入并连接于空调安装孔2的孔壁,空调安装孔接口平台12与空调安装孔2周围墙壁紧密接触。空调管件组3穿过空调安装孔接口体左侧面10,或者空调安装孔接口体右侧面11通向空调室内机。实现通风设备4依次通过空调安装孔转接口5的内部腔体,空调安装孔剩余空间6与室外通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通风设备安装结构,特别是一种通风设备分享空调安装孔通风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以往住宅卧室、书房,小型办公空间安装通风设备如新风机、净化新风机、排风机等都是在墙壁打安装孔,或在窗户玻璃打安装孔,或用带安装孔玻璃更换窗户原玻璃方式来实现室内外通风的目的。这不但增加了安装费用,也会对原有结构造成一定破坏,甚至影响美观。严重影响了通风设备在住宅卧室、书房,小型办公空间的应用。如PM2.5霾表测量值为0、室内二氧化碳不超标、噪音不超健康标准的通风设备的使用数量,还不到造成室内二氧化碳超标、噪音超健康标准的空气净化器使用数量的20%就是具体的例子。
在墙壁打通风设备安装孔既不符合大多数居民不愿意在已经装修好的房屋墙壁打安装孔的心理,也受到物业管理部门保护楼房外观、隔热层的限制;在窗户玻璃打安装孔,或用带安装孔玻璃更换窗户原玻璃方式不但导致遮光,还会影响活动窗户的开关。
显然,如何实现安装通风设备不在墙壁打安装孔,不在窗户玻璃打安装孔,或用带安装孔玻璃更换窗户原玻璃就成为通风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简单且不需要专门为安装通风设备在墙壁打安装孔的通风设备安装结构。一种通风设备分享空调安装孔通风的安装结构,使用空调安装孔转接口,利用建筑预留空调安装孔在安装空调后的剩余空间,实现连接空调安装孔转接口的通风设备通过空调安装孔剩余空间与室外通风,从而完成不打安装孔实现通风设备安装,促进通风设备的广泛应用于住宅的卧室、书房,20平方米及以下的办公环境,有效防止室外雾霾、花粉的影响,还可降低安装费100多元。
本实用新型实施后,如果用于安装净化新风机,不但无论室外雾霾有多严重,开机1小时后室内PM2.5指数始终处于优级水平,有效防止雾霾危害;而且二氧化碳不超标,噪音符合健康水平。促进居民健康水平提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通风设备分享空调安装孔通风的安装结构,包括墙壁,墙壁上预留的空调安装孔,空调安装孔内已有的空调管件组,空调安装孔安装空调管件组后形成空调安装孔剩余空间,空调安装孔附近安装通风设备,紧密连接通风设备通风口的空调安装孔转接口与空调安装孔紧密连接,形成通风设备通过空调安装孔转接口、空调安装孔剩余空间与室外通风通道,实现通风设备利用空调安装孔剩余空间与室外通风。
所述通风设备包括新风机、净化新风机、排风机。
所述空调安装孔转接口包括设备接口管,设备接口管与万向节连接,万向节与空调安装孔接口体连接,空调安装孔接口体有与墙壁接触的空调安装孔接口平台,空调安装孔接口平台连接到与空调安装孔孔壁连接的空调安装孔接口,形成自设备接口管、万向节内管与空调安装孔接口体内、空调安装孔接口内腔体互相垂直的通风管道。
所述墙壁上预留的空调安装孔通畅,尺寸符合建筑标准。
所述空调安装孔内已有的空调管件组,为房屋原有的空调管件组与隔热包装。
所述万向节自动适应通风设备安装造成的设备接口管与空调安装孔垂直直径的左、右方向偏差;自动适应通风设备通风口中心线与设备接口管不重合。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智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智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168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