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车站装配式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16954.3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3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兰雷;何流;丁胜;葛明凯;赵国纲;徐昕;张晓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汉源既济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 43211 | 代理人: | 刘宏 |
地址: | 4314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础底座 支架结构 装配式基础 偏心结构 施工效率 装配组件 不重合 雨棚 充电 电动汽车充电站 重心 基础结构型式 车站 本实用新型 稳定性分析 方向相反 环境影响 偏心方向 施工工序 优化结构 荷载 充电站 风荷载 固定的 保证 盖设 平铺 遮挡 地基 风雨 施工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车站装配式基础,包括平铺固定在地基上用于形成底部固定的基础底座以及用于遮挡风雨的雨棚,基础底座上设有支架结构以及盖设于支架结构上的装配组件;装配组件与基础底座重心不重合和/或支架结构与基础底座重心不重合以构成偏心结构,偏心结构的偏心方向与雨棚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力矩方向相反。准确考虑电动汽车充电站荷载,优化结构型式,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通过强度和稳定性分析优化基础结构型式,既能节省成本,也能有效保证结构的安全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降低了造价、降低了环境影响等,且可保证施工质量,节省了施工工序,提高了充电站基础的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结构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充电车站装配式基础。
背景技术
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长期问题。相比于传统燃油汽车,电动汽车由于能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作为世界能源消耗大国和环境保护重要力量,自2000年电动汽车社会建设被提上日程以来,积极实施电动汽车科技战略,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占全球的50%以上,预计到2020年将突破500万辆。然而,电动汽车需要通过充换电基础设施进行能源补充,即电动汽车的发展需要建设与之配套的充电站,而影响充电站建设进度的关键是其基础结构施工。对于交通不便地区的充电站建设,若采用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基础将面临着材料运输距离长、水源紧张等诸多困难,导致基础造价高;即使在交通便利的城市中可解决材料运输、水源供给等难题,现浇混凝土基础也需考虑工期(模板搭建、混凝土养护等)、基坑挖土和建筑垃圾处理、卫生环境和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电动汽车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充电站的选址方案尚不成熟,不可避免的要面临充电站的拆迁,而现浇混凝土基础不存在重复使用的几率,浪费量极大,且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又污染了环境。此外,雨棚受到的风荷载是充电站基础的主要荷载,但由于其外形独特,未有规范对其风荷载进行规定,雨棚风荷载取值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充电站基础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因此,为满足充电站建设对工期、造价和社会环境影响等要求,需要研究一种快速高效的充电站基础型式,且确保基础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车站装配式基础,以解决现有充电车站装配式基础,造价高、施工繁琐、工期长;一旦遇到拆迁,无法重复利用,造成浪费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车站装配式基础,包括平铺固定在地基上用于形成底部固定的基础底座以及用于遮挡风雨的雨棚,基础底座上设有支架结构以及盖设于支架结构上的装配组件;装配组件与基础底座重心不重合和/或支架结构与基础底座重心不重合以构成偏心结构,偏心结构的偏心方向与雨棚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力矩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装配组件包括盖设于支架结构上的下底板、垂直布设于下底板板面上的钢管以及盖设于钢管上的上底板;上底板、钢管和下底板构成贯通的预留孔。
进一步地,上底板与下底板之间和/或上底板、钢管外壁面和下底板三者之间设有用于形成竖向支撑的支撑件。
进一步地,支架结构埋设有用于贯穿支架结构并两端分别连通至预留孔和外部管网的预埋管道。
进一步地,基础底座上设有用于卡接装配的卡槽,支架结构通过卡槽装配固定在基础底座上。
进一步地,支架结构与基础底座之间和/或支架结构与卡槽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装配组件与支架结构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支架结构采用用于满足耐腐蚀和构件重量要求的高强度耐候钢。
进一步地,支架结构包括横梁和立柱,横梁与立柱组合构成立体柱形框架;基础底座采用工字型预制混凝土板条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汉源既济电力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汉源既济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169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截面建筑桩基结构
- 下一篇:一种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连接接头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