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燃煤锅炉的除尘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18041.5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3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凌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南太湖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6/02;B01D46/04;B03C3/155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丁海华 |
地址: | 3130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除尘袋 小球 除尘机构 高效燃煤 除尘塔 除尘 极板 锅炉 除尘效果 进气方向 扰流装置 塑料小球 中间管道 除尘器 清灰杆 限位网 锥孔壁 湍流 风机 可控 清灰 曲板 水膜 托板 烟气 粘附 锥孔 通气 平行 迎风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效燃煤锅炉的除尘机构,包括除尘袋,除尘袋经中间管道连接有除尘塔。本实用新型除尘袋的中电除尘器的极板与进气方向平行,在极板间设有迎风曲板组成的扰流装置。除尘袋通过清灰杆和风机两种方式结合清灰。本实用新型的除尘塔通过限位网将塑料小球限制在通气托板的锥孔内,小球的运动更加稳定可控。除尘的原理和湍流除尘类似,烟气流过小球和锥孔壁间的间隙时其中的尘埃被小球表面的水膜粘附。本实用新型在保证除尘效果的基础上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和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煤锅炉的除尘装置,特别是高效燃煤锅炉的除尘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意识的发展,环保要求越发严格,工业上的烟气需要经过处理到达要求后才能排放。由于火力发电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电力来源,因此火电厂的燃煤锅炉烟气的排放量尤为巨大。在如此庞大的基数的影响下,燃煤锅炉的烟气排放就需要有更严格更有效的除尘机构。现有的燃煤锅炉的除尘机构基本上是通过通过多级的物理方式除去烟气中的固体颗粒,比较常见的除尘设备有电袋除尘器和除尘塔等。然而现有的电袋除尘器的清灰机构较为复杂,较为常见的是是脉冲喷吹和机械振打两种结构,在造价过高的同时由于复杂容易导致稳定性差。同时,现有的除尘塔也存在设备复杂程度和脱硫效果相矛盾的问题,简单的喷淋除尘效果一般,而多级的除尘塔又存在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的问题。综上,现有的燃煤锅炉的除尘机构存在结构复杂、稳定性差和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高效燃煤锅炉的除尘机构。本实用新型在保证除尘效果的基础上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和成本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高效燃煤锅炉的除尘机构,包括除尘袋,除尘袋经中间管道连接有除尘塔;所述的除尘袋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设有进气口,进气口处设有第一气流分布板,壳体内沿着气流方向依次设有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之间设有第二气流分布板,布袋除尘器包括多个除尘室,除尘室内设有布袋过滤装置,除尘室上方设有净气室,净气室设有提升阀,净气室经提升阀连接有出气管道,出气管道与中间管道相连接;所述的布袋过滤装置下方设有清灰杆,清灰杆连接有振动电机,清灰杆和布袋过滤装置之间设有联动绳;所述的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下端设有灰斗;所述的除尘塔包括沉降室,沉降室连接有中间管道,沉降室下方设有水池,沉降室上方从下到上依次设有一级除尘室、二级除尘室、除雾器和出气管道;所述的一级除尘室和二级除尘室底部均设有通气托板,通气托板上设有多个斜面朝上的锥孔,每个锥孔内设有对应的塑料小球,塑料小球上方设有限位网,限位网的上方设有喷淋管,喷淋管上设有喷嘴,喷淋管外接有进液管;所述的中间管道还连接有风机管道,风机管道末端设有风机,风机管道与中间管道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清灰阀。
前述的高效燃煤锅炉的除尘机构中,所述的电除尘器包括与进气方向平行设置的电极板,电极板之间设有迎风曲板,迎风曲板两端设有逆风曲板。
前述的高效燃煤锅炉的除尘机构中,所述的电除尘器上方设有多个喷嘴,喷嘴经副管与出气管道相连接,喷嘴上设有相应的喷嘴阀门。
前述的高效燃煤锅炉的除尘机构中,所述的沉降室内设有第三气流分布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清灰杆和风机两种方式结合清灰。可以往复振动的清灰杆通过紧绷的联动绳带动布袋过滤装置晃动,使布袋过滤装置上附着的尘埃脱落。同时,风机通过出气管道和净气室向布袋过滤装置逆向吹风。上述的清灰机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清灰效果好。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除尘塔通过限位网将塑料小球限制在通气托板的锥孔内,以一种简单可靠的结构使得小球的运动更加稳定可控。同时除尘的原理和湍流除尘类似,由于小球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并且表面附着有水膜,烟气流过小球和锥孔壁间的间隙时其中的固体尘埃(不论大小)便被小球表面的水膜粘附,加之小球运动稳定,因此除尘效果也比普通的湍流除尘更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南太湖热电有限公司,未经湖州南太湖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180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过滤装置
- 下一篇:燃煤锅炉除尘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