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介入导丝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18290.4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3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莱;韩威震;刘忠;陈彦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9 | 分类号: | A61M25/09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线段 介入导丝 弯曲段 本实用新型 导管口 偏移 导丝 血管介入手术 医疗事故 导管 轴向 柔软 破裂 撤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介入导丝,用于血管介入手术中,介入导丝沿其轴向包括直线段,以及连接于直线段并比直线段柔软的弯曲段,弯曲段相对直线段偏移第一角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介入导丝通过将弯曲段相对直线段偏移第一角度,使得导丝在撤出导管时,弯曲段与直线段的连接处不会卡在导管口上,防止了导丝或导管口破裂的情况,降低了医疗事故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诊疗技术领域的辅助器械,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介入导丝。
背景技术
临床上,在介入手术中为了使导管等器械顺利进入血管,要用到导丝引导导管介入法,此方法在介入手术中广泛应用。在使用时导丝的头部先进入血管,为了防止导丝头部因过于尖锐而对血管壁造成伤害或者刺穿血管,所以将导丝头部设计成弯曲状。
介入手术时,导丝先进入血管,导管穿过导丝,然后顺着导丝进入血管。当导管进入到一定位置时,导丝就从导管的接口处抽出。
一般在介入手术中,选择的导丝外径和导管内径差别不大,导致在撤出导丝时,头部容易卡住导管口,导丝撤出不顺,严重时可能导致导丝或导管口断裂或碎屑产生,此种情况对于患者存在很大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入导丝,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导丝在撤出导管时头部容易卡住导管口导致导丝或导管口断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介入导丝,用于血管介入手术中,所述介入导丝沿其轴向包括直线段,以及连接于所述直线段并比所述直线段柔软的弯曲段,所述弯曲段相对所述直线段偏移第一角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角度的范围为10°~30°。
进一步地,所述弯曲段包括与所述直线段连接的半圆部,以及与所述半圆部连接的直线部。
优选地,所述半圆部的半径为1.5mm~3mm,所述直线部的长度为5mm。
进一步地,所述介入导丝沿其径向包括支撑内芯,以及缠绕于所述支撑内芯外的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内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弹簧的两端焊接形成端头,所述端头呈半球形。
优选地,所述支撑内芯的材料为不锈钢或镍钛合金。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内芯包括依次连接的主干段、过渡段及导向段。
优选地,所述主干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段的直径,所述过渡段的直径由所述主干段向所述导向段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过渡段与所述导向段具有第一连接面,所述直线段与所述弯曲段具有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介入导丝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介入导丝,通过将弯曲段相对直线段偏移第一角度,这样,当导丝在撤出导管时,弯曲段与直线段的连接处不会卡在导管口上,从而防止了因导丝撤出不顺而导致导丝或者导管口断裂或破碎的情况发生,进而降低了医疗事故的风险,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保障了患者及医生的权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介入导丝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介入导丝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介入导丝的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介入导丝和导管安装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182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装腔内置管外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控弯导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