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用注胶口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19046.X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9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吕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赵勍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模具 注胶口 注塑孔 出孔 前孔 缩孔 塑胶 薄型产品 弧形收缩 呈柱状 塑胶体 开模 体内 申请 | ||
一种注塑模具用注胶口,包括本体及开设于所述本体内的注塑孔,所述注塑孔包括前孔、自所述前孔顶端弧形收缩的収缩孔及形成于所述収缩孔顶端的塑胶出孔,所述塑胶出孔呈柱状结构。本申请注塑模具用注胶口的不会再开模时拉破薄型产品的塑胶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塑胶成型领域,尤指一种注塑模具用注胶口。
背景技术
塑胶注塑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一般包括熔融塑胶的压入、冷却、开模等步骤。其中开模过程中,需要将冷却的水口拉断,即将水口与产品之间切断,而一些产品中,塑胶体本身厚度很薄,如手机用卡座等,在水口拉断过程中,容易将与水口连接处的塑胶拉破,产生不良。
如图1所示,现有注塑模具用注胶口一般包括本体10、开设于所述本体10上的注塑孔20,所述注塑孔20包括前孔21及自所述前孔21顶端呈弧形收缩的収缩孔22。所述前孔21呈柱状结构并保持较大的内径以保证熔融塑胶的压入力,所述収缩孔22的顶端为塑胶出口。注塑后,所述水口填充满所述前孔21及収缩孔22。而所述収缩孔22的塑胶出口处的内径最小,也是水口最为薄弱的位置,但是其厚度太小,在拉断水口的过程中,无法保证断裂处即在所述塑胶出口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用注胶口以使在开模过程中,所述水口拉断时不会拉破产品塑胶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用注胶口,包括本体及开设于所述本体内的注塑孔,所述注塑孔包括前孔、自所述前孔顶端弧形收缩的収缩孔及形成于所述収缩孔顶端的塑胶出孔,所述塑胶出孔呈柱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塑胶出孔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为0.1mm。
优选地,所述前孔为柱体结构,所述収缩孔的端缘与所述前孔的顶端相切。
优选地,所述収缩孔包括与所述前孔相切的弧形部及与所述弧形部顶端相切并直线延伸形成的直线部。
优选地,沿所述注塑孔轴线剖面的两个直线部所形成的夹角为90度。
相较于现有技术,设置呈柱状结构的塑胶出孔,使水口位于所述塑胶出孔处的部分的直径最小,强度最为薄弱,且使所述塑胶出孔在垂直方向形成0.1mm的厚度,使水口薄弱位置处具有拉断空间,即拉断水口时,水口的断裂位置必定处于所述塑胶出3内,而不会拉破产品的塑胶体。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现有技术中注塑模具用注胶口的剖面图;
图2位本申请注塑模具用注胶口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2所示,本申请注塑模具用注胶口包括本体30及开设于所述本体30内的注塑孔40。所述注塑孔40包括前孔41、自所述前孔41顶端弧形收缩的収缩孔42及形成于所述収缩孔42顶端的塑胶出孔43。
所述前孔41为柱体结构,所述収缩孔42的端缘与所述前孔41的顶端相切,所述収缩孔42包括与所述前孔41相切的弧形部421及与所述弧形部421顶端相切并直线延伸形成的直线部422。沿所述注塑孔40轴线剖面的两个直线部422之间的夹角为90度(如图2所示)。所述塑胶出孔43连接于所述収缩孔42的顶端,所述塑胶出孔43为柱状结构,在垂直方向的厚度为0.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190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