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工况无极变比真空助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20539.5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3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尹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堃信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52 | 分类号: | B60T13/5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潘李亮 |
地址: | 31514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助力器 气密阀 移动阀体 推杆 帽组件 双工况 阻挡件 变比 无极 本实用新型 反馈盘 分隔件 顶杆 壳体 上套 相距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助力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工况无极变比真空助力器,它包括壳体(1)、移动阀体(2)、分隔件(3),所述移动阀体(2)内依次设有推杆(4)、反馈盘组件以及顶杆(5),所述推杆(4)上套设有气密阀帽组件,所述气密阀帽组件包括气密阀帽(14),所述移动阀体(2)内设有阻挡件(16),且在初始状态下,气密阀帽与阻挡件之间相距L。这种真空助力器能实现半程助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助力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工况无极变比真空助力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真空助力器一般都只有一个工况,即它是全程进行助力的,即在离合器控制段也助力,在制动过程中也助力,而现有技术也有一种需求,即在离合器控制段不进行助力,而在制动过程中进行助力,即进行半程助力,但是现有技术并没有真空助力器能达到这个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实现半程助力的双工况无极变比真空助力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工况无极变比真空助力器,它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移动阀体、设置在壳体以及移动阀体之间用于将壳体与移动阀体之间的空腔分成两个腔体的分隔件,移动阀体内依次设有推杆、反馈盘组件以及顶杆,两个腔体分别为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内设有用于将第一腔体分隔成第一真空腔以及第一空气腔的第一皮膜,第二腔体内设有用于将第二腔体分隔成第二真空腔以及第二空气腔的第二皮膜,推杆上套设有气密阀帽组件,气密阀帽组件包括套设在推杆上的弹簧座、一端与弹簧座相抵的弹簧组件以及与弹簧组件另一端相抵的气密阀帽,气密阀帽上端与移动阀体接触且密封,气密阀帽下端设有与推杆接触且密封的空气阀膜,移动阀体内设有用于阻挡气密阀帽组件进而使第一空气腔以及第二空气腔与外界空气导通的阻挡件,阻挡件上设有用于抵住气密阀帽下端进而使得气密阀帽下端的空气阀膜与推杆脱开的第一接触环,且第一接触环下部与推杆之间设有供外接气体流入第一空气腔以及第二空气腔的进气通道,
且在初始状态下,气密阀帽与阻挡件之间相距L。
采用以上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采用这种气密阀帽组件与阻挡件,并且在初始状态下将气密阀帽与阻挡件之间设置间距L,这样开始时推杆移动气密阀帽与阻挡件之间是没有作用关系的,即真空助力器此时不进行助力的,只有当推杆继续移动,推动气密阀帽与阻挡件上的第一接触环接触后才开始进行助力,达到了半程助力的功能。
作为优选,气密阀帽中部还设有真空阀膜,阻挡件上还设有用于与真空阀膜相抵进而防止从气密阀帽下端进入的气体沿着气密阀帽进入第一真空腔以及第二真空腔的第二接触环。设置一个第二接触环,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外接气体进入到真空腔内。
作为优选,第二接触环与阻挡件分体设置,且第二接触环与阻挡件之间设有驱动弹簧。这样接触时对真空阀膜的冲击力较小,真空阀膜不容易损坏。
作为优选,气密阀帽包括帽体、设置在帽体外圆周上的第一骨架、设置在帽体内圆周内的第二骨架以及设置在帽体内圆周上的收口卷簧,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一端接触且可转动。这样设置,气密阀帽与第一接触环接触后能方便的转动打开,两者不会因为碰撞而损坏。
推杆与移动阀体之间还设有滤清圈与消音圈,且滤清圈与消音圈均采用可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这样可以可靠的保证了推杆相对球体可以稍微摆动一定角度的情况下,空气腔不会漏气。
作为优选,反馈盘组件包括反馈盘、一端与反馈盘中部相抵且另一端与推杆相抵的压力输入塞、套设在压力输入塞外且与反馈盘边缘相抵的反馈承接盘、设置在反馈盘外部用于帮助反馈盘快速复位的复位机构以及用于套住反馈盘、复位机构以及反馈承接盘的封闭套,且反馈盘与压力输入塞接触一端为球面。这样设置,采用球面的反馈盘更容易被挤压形变,而且设置一个复位机构,在没有推杆压力的情况下能快速的进行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堃信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堃信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205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正面防撞提醒及制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真空助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