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轿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23670.7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8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冯浩聪;胡军伟;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王俊红 |
地址: | 46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架体 轿厢 电梯轿厢系统 本实用新型 立柱 上梁 下梁 长度方向间隔 轿厢系统 连接点 轿架 均布 牵制 外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厢系统。本实用新型在轿厢外围沿轿厢长度方向间隔均布有至少三个架体,多个架体分别承担轿厢不同部位的重量,这就有效减轻了单个架体所需要承担的载重量,有利于提高轿厢系统的强度及载重量。而每个架体均包括设置在轿厢四周的上梁、下梁及立柱,且立柱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梁与下梁上,也即是说每个架体中的上梁、下梁、立柱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约束,不仅有利于提高架体的刚度,也有利于增加轿厢与轿架之间连接点的位置,进一步增加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系统的强度及载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厢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梯的发展,一些大吨位的物体也需要通过电梯进行提升运送。但现有轿厢系统的载重量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强度高、载重量大的轿厢系统。轿厢系统包括轿厢及轿架,轿架用于支撑轿厢并可提高轿厢的稳定性。所以可通过提高轿架系统强度的方式提高轿厢的强度、增大轿厢的载重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高、载重量大的电梯轿厢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梯轿厢系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电梯轿厢系统,包括轿厢,轿厢外围固定有轿架,轿架包括沿轿厢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布的至少三个架体,每个架体均包括位于轿厢上方的上梁、位于轿厢下方的下梁及连接上梁与下梁的两根立柱,上梁与下梁均沿轿厢的宽度方向延伸,各架体之间通过沿轿厢长度方向延伸的连接横梁进行连接,连接横梁有两根且分别设置在轿厢宽度方向的两侧。
所述架体包括位于轿厢中心的中间架体及设置在中间架体两侧的辅助架体,辅助架体与中间架体之间设置有轿架拉杆,中间架体与两个辅助架体之间的轿架拉杆相对于中间架体对称。
所述轿架拉杆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第一拉杆的一端固定在辅助架体立柱的中部、另一端固定在相应连接横梁上,第二拉杆的一端固定在中间架体的立柱中部、另一端固定在轿厢的轿底上。
辅助架体的上梁两端均设置有供钢丝绳绕设的绕绳轮。
轿厢上端还固定有护栏,护栏上设置有用于与架体固定的架体连接结构。
护栏包括沿轿厢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侧护栏和沿轿厢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后护栏,护栏的上端高出架体设置,上梁的两端向外伸出侧护栏,架体连接结构包括竖直设置在侧护栏与上梁之间的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在轿厢外围沿轿厢长度方向间隔均布有至少三个架体,多个架体分别承担轿厢不同部位的重量,这就有效减轻了单个架体所需要承担的载重量,有利于提高轿厢系统的强度及载重量。而每个架体均包括设置在轿厢四周的上梁、下梁及立柱,且立柱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梁与下梁上,也即是说每个架体中的上梁、下梁、立柱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约束,不仅有利于提高架体的刚度,也有利于增加轿厢与轿架之间连接点的位置,进一步增加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系统的强度及载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轿厢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电梯轿厢系统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轿厢1及固定在轿厢外围的轿架。轿厢1包括轿顶11、轿底12及连接轿顶与轿底的轿壁13。轿架包括位于轿厢中心的中间架体2及设置在中间架体2两侧的第一辅助架体3和第二辅助架体4,轿厢1的上端还固定有护栏5。护栏5的上端固定在架体2上以进一步提高护栏5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236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轿厢车辆阻止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梯空调智能排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