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临河道路面源污水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26003.4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7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洋;沈东升;张诗颖;冯华军;田志国;蒋伯忠;朱文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江苏博尔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0 | 分类号: | E03F5/00;E03F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黄平英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导流布 集水管 污水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 地表径流 道路面 城市污水管网 引流 河道污染 末端连接 污水管网 向下延伸 导流布 出水 污水处理 河道 侧面 防治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临河道路面源污水收集装置,包括:集水管,固定在河道驳岸侧面上,出水末端连接至城市污水管网;柔性导流布,该柔性导流布一端固定在驳岸顶部的路面上、另一端向下延伸至集水管内。本实用新型采用柔性导流布收集沿河道路地表径流,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安装,投资费用少;通过导流布引流和集水管输送,沿河道路地表径流可被收集至污水管网,最后在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有利于河道污染防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河道路面源污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地表径流是指没有下渗的地表水汇聚流动的过程,由于城市路面硬化程度高,城市河道两侧的地表径流大部分流入河道内。近年来,河道污水治理受到广泛关注,政府加强了对河道附近点源污染的控制力度,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通过地表径流携带进入河道的污水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此类水中的营养盐和碳源虽然浓度较低,但是水量大,且会将地表的油类、重金属等物质带入河道中,对河道生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针对此类面源污染,将其收集后进行集中处理是常用的工程技术手段。
目前河道面源污水收集装置通常采用混凝土截污沟,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205742503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河道面源污水收集装置,该污水收集装置沿河岸设置于汇水面域下游,包括集水槽和集水池;所述集水槽呈方形断面,底部采用混凝土浇筑,上盖一层塑料盖板;所述集水槽靠近面源污染一侧为溢流面,采用透水砖砌筑,砖外侧铺设大颗粒鹅卵石;另一侧采用普通砖砌筑,砖外侧采用砂浆抹面;所述集水池包括污泥沉降斜板、集泥坑和集水坑,集水坑中安置水泵;所述集水池池体采用筋混凝土浇筑,池底外依次铺设素砼垫层,碎石夯实垫层,所述集水池平行集水槽设置。此类污水收集装置工程量较大,投资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简易,投资费用少的面源污水收集装置。
一种临河道路面源污水收集装置,包括:
集水管,固定在河道驳岸的侧面上,出水末端连接至城市污水管网;
柔性导流布,该柔性导流布一端固定在驳岸顶部的路面上、另一端向下延伸至集水管内。
优选地,所述柔性导流布的导流进水侧边和导流出水侧边的边缘均为锯齿状。
进一步优选地,相邻锯齿之间的夹角为110~130°,锯齿的边长为30~60cm。
进水侧边固定在临河导流路面上,采用锯齿设计可增大导流面积,提高导流效率,出水侧边位于集水管内,锯齿形状有利于水流流入集水管。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柔性导流布的导流进水侧边处和导流出水侧边处均设有若干圆孔,导流进水侧边处的圆孔用于柔性导流布与临河道路面的固定,导流出水侧边处的圆孔对应悬挂配重块。使柔性导流布的出水侧边始终位于集水管内。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圆孔位于锯齿的中心处。
进一步地,圆孔的直径为5~10mm,圆孔采用不锈钢包边,螺栓穿过进水侧边处的圆孔将柔性导流布固定在临河道路面上,出水侧边处的圆孔上悬挂配重块,例如水泥块,使导流布固定在集水管内。
优选地,所述柔性导流布由PVC涂塑布层、聚酯纤维层和PVA海绵层依次交替组合而成,紧贴驳岸的面为PVA海绵层、与污水接触的面为PVC涂塑布层。
PVA海绵层、聚酯纤维层和PVC涂塑布层依次交替组合一层或多层。PVC涂塑布层为防水材质,可强化导流布导流效果,将污水及时导入集水管内,还可加强导流布强度及耐腐蚀性;聚酯纤维层和PVA海绵层一方面由于其良好的吸水性可使水流顺利流入集水管中,另一方面可以起到调整表层导流布水平度的作用;紧贴临河道路面及驳岸侧面为PVA海绵层,可使导流布与路面保持良好的贴合性,最外层为PVC涂塑布层,与水接触有利于水流顺利进入集水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江苏博尔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江苏博尔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260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急流槽
- 下一篇:一种地面水排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