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偏心式混凝土振动棒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26631.2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2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丁碧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碧江 |
主分类号: | E04G21/08 | 分类号: | E04G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杨文科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振动棒 转动 转动轴 震动 一端连接 偏心式 振动部 本实用新型 浇筑混凝土 控制组件 外壳内部 转动电机 软壳 噪音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心式混凝土振动棒,包括震动外壳、转动轴以及连接软壳,转动轴处于震动外壳内部且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其发生转动的转动电机,另一端连接有与震动外壳碰撞而产生振动的振动部,振动部由多个相互连接的转动部组成,且转动轴远离震动外壳的一端上设有用于控制每个转动部转动或停止的控制组件,从而实现混凝土振动棒的振动长度能够调节,可以根据浇筑混凝土的深度来改变相应的振动长度,以减少多余的振动及其带来的噪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偏心式混凝土振动棒。
背景技术
振动棒是工程建设中常用到的一种机具设备,主要用来是混凝土浇筑时变的更加致密,消除其中含有的气泡,减少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等现象,提高整体混凝土构件的强度。按照振动棒产生振动方式的不同来划分一般具有偏心式和行星式两种,均是靠内部的转轴产生转动并与金属外壳碰撞产生剧烈的振动,从而圆周振动的效果。
授权公告号为CN101936071B的中国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底噪混凝土振动棒,其上设有声控传感器,声控传感器与一变频器电连接且驱动其输出不同频率的电流,变频器一端接有工作电源,另一端输出工作电流至振动棒的电机内,从而根据声控传感器感受到的声音大小来改变输出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振动程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但是,上述方案中设置的声控传感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受限条件过多,因为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时产生噪声源的因素远不止振动棒,还有泵送混凝土的泵车、辅助浇筑的布料机等等大型机械设备,其噪音与振动棒相比有过之无不及,因此声音传感器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无法保证正常工作,因此不能有效的达到控制振动棒噪音的效果。
进一步的,振动棒在工作时,插入混凝土中的部分必须保持足够的振幅和频率才能够满足施工中对混凝土振捣密实的要求,因此应该保证有足够强度的输入工作电流。再者,振动棒产生的噪音大部分来源于暴露于空气中的部分棒体,插入混凝土内部的部分棒体由于混凝土的掩盖作用并不会传递出过多的噪音,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降低振动棒工作时噪音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偏心式混凝土振动棒,具有能够减少振动棒的空振长度,进而降低振动棒噪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偏心式混凝土振动棒,包括震动外壳、连接软壳以及转动轴,转动轴处于震动外壳和连接软壳内且穿出连接软壳的一端连接有转动电机,转动轴远离转动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于震动外壳的顶部,转动轴处于震动外壳内部的部分为振动部,振动部还包括转动套设于转动轴上的多个转动部,转动部上设有用于与震动外壳碰撞的偏心重锤,转动部与转动轴之间均设有用于使偏心重锤和转动轴动力连接或中断的连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转动轴上的振动部设置为多个转动部组成,且连接组件能够分别控制每个转动部上的偏心重锤于转动轴的动力连接或中断,从而达到了混凝土振动棒的振动长度能够调节的效果,可以根据浇筑混凝土的深度来改变相应的振动长度,以减少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棒体的振动及其带来的噪音,同时因为不需要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来改变振幅和频率,从而也能够满足施工对于振捣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转动部还包括用于连接偏心重锤和转动轴的连接套,偏心重锤固定连接于连接套上,连接套滑动连接于转动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套将偏心重锤转动套设于转动轴上,因此连接套与转动轴之间实现动力的连接或中断,即可使得偏心重锤与转动轴之间的动力传递或中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转动轴于连接套对应位置均开设有一周的滑动槽,滑动槽截面成T型设置,连接套成圆环状且内缘处设有于滑动槽配合的滑动块,且连接套滑动连接于滑动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碧江,未经丁碧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266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