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径圈成型对焊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28108.3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5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左国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新会区国正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8/00 | 分类号: | B23K28/00;B23K31/00;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29100 广东省江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径圈 对焊机 夹圈 圈板 成型 驱动机构 导向轮 引导片 切刀 本实用新型 电极 切刀驱动机构 并排设置 焊接电极 一体成型 上端 板连接 进线轮 可转动 外侧面 调直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径圈成型对焊机,包括调直台、进线轮组件、上焊电极、下焊电极和焊接电极驱动机构;该小径圈成型对焊机还包括有可转动的导向轮;切刀,其与导向轮并排设置;切刀驱动机构,其与切刀连接;引导片,其设置在导向轮的外侧面,引导片包括有引导部和开设在引导部的上端面上的引导刃;送圈板,其设置在切刀的下方且与引导片并排;送圈驱动机构,其设置在送圈板的后侧且与送圈板连接;夹圈板,其设置在送圈板的前侧且与送圈板正对;夹圈驱动机构,其设置在夹圈板的后侧且与夹圈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小径圈成型对焊机,结构简单合理,能够一体成型焊接直径在18mm~65mm之间的小径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小径圈成型对焊机。
背景技术
金属圈在工业上应用很广泛,很多产品都会需要用到金属圈。当前,金属圈的制造一般都是采用将线材弯曲成型后焊接的方法,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06028600U公开了一种自动打圈对焊机,其具有机箱、线盘,所述机箱上靠近线盘一侧设置有调直台,所述调直台连接有进线轮,所述进线轮连接有打圈杆,所述打圈杆前方、机箱正面设置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上安装有上焊电极并对应设置有下焊电极,升降平台上,上焊电极与下焊电极后方设置有退料夹,升降平台下方还连接有升降杆。该实用新型的自动打圈对焊机通过设置自动上料打圈装置,并在打圈装置的下一工位设置焊接机构和退料机构,打圈与焊接工序可以在同一台设备中完成,实现全自动一条龙打圈焊接成型以及退料。
然而,上述的技术方案能够生产制造的金属圈的规格存在局限,对于一些小径的金属圈,具体是直径在18mm~65mm之间的金属圈,由于小径圈的直径小,线材打弯时转向幅度很大,在现有设备机械强度和精度的限制之下,上述技术方案难以将线材通过打圈杆弯曲成型,也难以完成成型后的焊接工作,基本无法实现对小径圈的制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径圈成型对焊机,结构简单合理,能够一体成型焊接直径在18mm~65mm之间的小径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径圈成型对焊机,其包括有调直台、进线轮组件、上焊电极、下焊电极和焊接电极驱动机构。该小径圈成型对焊机还包括有可转动的导向轮;切刀,其与所述导向轮并排设置;切刀驱动机构,其与所述切刀连接;引导片,其设置在所述导向轮的外侧面,所述引导片包括有引导部和开设在所述引导部的上端面上的引导刃;送圈板,其设置在所述切刀的下方且与所述引导片并排;送圈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送圈板的后侧且与所述送圈板连接;夹圈板,其设置在所述送圈板的前侧且与所述送圈板正对;夹圈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夹圈板的后侧且与所述夹圈板连接。金属线经过所述调直台和进线轮组件之后被送线到所述导向轮所在的位置,所述导向轮与金属线相抵触,金属线在所述进线轮组件的推动下抵触所述导向轮使得所述导向轮转动,同时,所述导向轮与金属线相互作用,将金属线顶弯。由于小径圈是直径处于18mm~65mm之间的小直径圈,难以控制金属线弯曲时的走向,所以需要进行引导,所述引导片的所述引导部和引导刃可以引导金属线的弯曲走向,使得金属线的弯曲按照预期的方向进行。金属线弯曲成圈后,所述夹圈板在所述夹圈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与所述送圈板一起将金属线圈夹平整且夹紧,然后由所述送圈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送圈板将金属线圈送到焊接处进行焊接成为成品小径圈。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该小径圈成型对焊机还包括有与所述导向轮连接的调节螺栓。通过拧动所述调节螺栓,即可移动所述导向轮的位置,从而调节所述金属线的打弯位置,进而调节金属圈的直径。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引导片上开设有条形孔;该小径圈成型对焊机还包括有用于固定所述条形孔的固定螺丝。通过松紧所述固定螺丝以及调整所述固定螺丝在所述条形孔上的位置,即可以调节所述引导片的位置和角度,进而更好地适应金属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新会区国正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新会区国正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281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镭焊线载具平移机构
- 下一篇:一种管材合缝焊接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