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缆修复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1064.X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1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沈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万丰线缆厂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修复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修复加热装置。包括固定板、加热膜固定轴、加热膜。将待修复的线缆固定在两个固定板之间,将加热膜绕在所述加热膜固定轴上,从而将线缆包裹在其中。通过限位件为位于限位件之间的加热膜通电对线缆进行加热。使得没有位于限位件之间的加热膜中的加热电阻丝不会导通加热,更加安全节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修复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线缆在制作过程中,最后一道工序护套时,可能会因为设备故障,原材料杂质,工艺问题等原因造成线缆的护套表面缺陷。例如,线缆的表面出现刻痕、凹坑、鼓包、断胶、脱节、皱褶、包棱、击穿等缺陷,需要对线缆进行修复。
目前线缆修复主要通过电烙铁、塑料焊枪或喷灯修复,这些修复方式都不是适合对大面积的线缆表面进行修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线缆修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板,用于固定待修复的线缆,所述固定板包括线缆孔和设置在所述线缆孔位置处的限位件;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的所述限位件设有电源负极,另一个所述固定板的所述限位件设有电源正极;所述电源正极包括正极板、等间距的分布在所述正极板上的正极供电部;
加热膜固定轴,位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加热膜固定轴包括连通所述固定板的线缆孔的线缆限位槽;
加热膜,包括膜本体;所述膜本体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加热膜固定轴上;
所述膜本体包括加热层、设置在所述加热层外的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加热层内的导热层;
所述加热层包括横向平行设置的多组加热电阻丝;
所述加热电阻丝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电源正极的正极端、用于连接所述电源负极的负极端;各组所述加热电阻丝的正极端从所述膜本体的同一端伸出至所述膜本体外;
相邻所述正极供电部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所述正极端之间的最小间距。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待修复的线缆固定在两个固定板之间,将加热膜绕在所述加热膜固定轴上,从而将线缆包裹在其中。通过分别通过限位件为位于两个限位件之间的加热电阻丝通电对线缆进行加热。使得没有位于限位件之间的加热膜中的加热电阻丝不会导通加热,更加安全节能。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端部之间设有加热膜绷紧轴;所述膜本体的自由端设有拉紧弹簧,所述拉紧弹簧的端部设有用于与所述加热膜绷紧轴连接的挂钩。保持加热膜的紧绷力,将待修复的线缆紧紧包裹在其中。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膜绷紧轴有两个,两个所述加热膜绷紧轴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对端部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线缆限位槽中包括线缆加热部。使得所述线缆的位于限位槽中的部分也同样能够被加热。
作为优选,所述线缆加热部中设有补料缝。所述补料缝用于填充护套的补料,其在线缆加热部中被加热以后,可以用于填补线缆表面的较大缺陷。
作为优选,所述膜本体包括热能反射层,所述热能反射层设于所述加热层和所述保温层之间。提高加热膜的加热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膜本体包括光滑的线缆接触面。
作为优选,所述正极供电部包括导电槽、设置在所述导电槽四周的绝缘槽;所述正极端伸入所述导电槽中与所述正极供电部电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线缆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装有线缆的线缆修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万丰线缆厂,未经湖州万丰线缆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10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