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需使用穿孔箔涂覆锂离子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1262.6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3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晶;赵丹;李鹏宇;邓建娜;刘玉林;唐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西科六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1/50 | 分类号: | H01G1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62101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箔层 活性炭层 隔膜层 泡沫镍 穿孔 锂离子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 金属锂层 铝箔层 涂覆 外部 电容器负极 电容器正极 制作工艺 贴覆 微孔 压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需使用穿孔箔涂覆锂离子电容器,其包括金属锂层、铜箔层、隔膜层、活性炭层和铝箔层;所述金属锂层为电容器负极,其置于两片所述铜箔层和泡沫镍中间并压实;所述铜箔层为穿孔铜箔层且与泡沫镍具有微孔;所述隔膜层具有两片且紧密贴覆于所述铜箔层和泡沫镍外部;所述活性炭层为电容器正极,其具有两片且分别设置于两片所述隔膜层外部;所述铝箔层具有两片且分别设置于两片所述活性炭层外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制作工艺简单,使用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具体涉及一种无需使用穿孔箔涂覆锂离子电容器。
背景技术
原有的锂离子电容器正、负极穿孔箔涂布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工艺简单,使用安全、可靠的无需使用穿孔箔涂覆锂离子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的无需使用穿孔箔涂覆锂离子电容器,包括金属锂层、铜箔层、隔膜层、活性炭层和铝箔层;所述金属锂层为电容器负极,其置于两片所述铜箔层或两片泡沫镍的中间并压实;所述铜箔层为穿孔铜箔层且与泡沫镍具有微孔;所述隔膜层具有两片且紧密贴覆于所述铜箔层或泡沫镍外部;所述活性炭层为电容器正极,其具有两片且分别设置于两片所述隔膜层外部;所述铝箔层具有两片且分别设置于两片所述活性炭层外部。
所述无需使用穿孔箔涂覆锂离子电容器,其中:所述电容器的工作区间为2V-4.1V。
所述无需使用穿孔箔涂覆锂离子电容器,其中:所述金属锂层的厚度为100微米。
所述无需使用穿孔箔涂覆锂离子电容器,其中:所述铜箔层的厚度为8-10微米。
所述无需使用穿孔箔涂覆锂离子电容器,其中:所述隔膜层的厚度为20微米。
所述无需使用穿孔箔涂覆锂离子电容器,其中:所述活性炭层的厚度为400微米。
所述无需使用穿孔箔涂覆锂离子电容器,其中: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15微米。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无需使用穿孔箔涂覆锂离子电容器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制作工艺简单,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需使用穿孔箔涂覆锂离子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无需使用穿孔箔涂覆锂离子电容器,包括金属锂层1、铜箔层2、隔膜层3、活性炭层4和铝箔层5。
该金属锂层1的厚度为100微米,该铜箔层2的厚度为8-10微米,该隔膜层3的厚度为20微米,该活性炭层4的厚度为400微米,该铝箔层5的厚度为15微米。
该金属锂层1组成电容器负极,其置于两片铜箔层2或两片泡沫镍的中间并压实。
该铜箔层2为穿孔铜箔层且具有两片,其与泡沫镍具有大量微孔,可以容纳生成锂枝晶从而降低刺穿隔膜造成短路的风险。
该隔膜层3具有两片且紧密贴覆于铜箔层3或泡沫镍外部。
该活性炭层4组成电容器正极,其具有两片且分别设置于两片隔膜层3外部。
该铝箔层5具有两片且分别设置于两片活性炭层4外部。
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容器的工作区间2V-4.1V,其正、负极片采用卷绕、叠片方式制作电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制作工艺简单,使用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西科六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西科六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12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环保高效牵引高压储能电容器
- 下一篇:一种触指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