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扣机构以及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2305.2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1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黄耶勒;董微娜;卢乐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人民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2 | 分类号: | H01H7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乐乐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扣连杆 抵压 脱扣机构 转动端 偏压件 脱扣轴 分闸 转动 本实用新型 断路器壳体 可转动安装 结构配合 结构作用 断路器 后驱动 连接端 受力端 反转 复位 壳体 脱离 恢复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扣机构,包括脱扣连杆,包括用于连接脱扣轴的连接端,可转动安装于断路器壳体的转动端,以及与抵压结构配合的受力端;脱扣连杆在抵压结构抵压作用下绕转动端转动,脱扣连杆绕转动端转动带动所述脱扣轴运动;偏压件,设置于壳体与脱扣连杆之间,其作用力在脱扣连杆脱离抵压结构作用后驱动脱扣连杆反转复位。通过设置偏压件,其作用力能够保证脱扣机构在实现分闸后快速准确地恢复之前未分闸时所在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扣机构及断路器。
背景技术
目前,根据我国供电网络智能化的需求,国家电网公司要求供电网络自动化,即在结合智能电流表,实现欠费是自动跳闸断电,充费时自动合闸送电。这使得供电网络的终端执行机构——微型断路器在执行上端信号时,需要具备自动分合闸的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06451675U公开了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电动操作机构,其在第三双联齿轮的大齿轮上设有第一分闸柱和环形凸体,第一分闸柱和环形凸体之间设有加强凸起,在加强凸起一侧设有弧形凸面。还设有分闸驱动臂,在分闸驱动臂的一端设有定位孔,另一端设有分闸针入孔。在分闸驱动臂还具有分闸接触部和第二分闸柱。
上述的电动操作机构分闸时,经齿轮组传动后,第一分闸柱与分闸驱动臂接触,带动合闸针运动,并带动断路器分闸装置进行分闸轴转动从而带动操作手柄向下翻转,实现分闸。在分闸结束时,分闸驱动臂在分闸针恢复力的作用下绕轴反转复位。但是由于分闸针回复力较小,因此分闸驱动臂的复位速度慢,不能够保证分闸驱动臂能够快速准确地恢复到之前未分闸时所在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分闸驱动臂在实现分闸后不能快速准确地恢复到之前未分闸时所在的位置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脱扣机构,包括
脱扣连杆,包括用于连接脱扣轴的连接端,可转动安装于断路器壳体的转动端,以及与抵压结构配合的受力端;所述脱扣连杆在所述抵压结构抵压作用下绕所述转动端转动,所述脱扣连杆绕所述转动端转动带动所述脱扣轴运动;
偏压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脱扣连杆之间,其作用力在所述脱扣连杆脱离所述抵压结构作用后驱动所述脱扣连杆反转复位。
优选地,上述的脱扣机构,所述连接端位于所述受力端和所述转动端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脱口连杆,所述脱扣连杆包括呈角度A设置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两端分别为所述连接端和所述转动端,所述第二本体两端分别为所述连接端和所述受力端。
优选地,上述的脱扣机构,所述壳体对应所述转动端设置有安装轴,所述转动端为套设于所述安装轴的套筒结构,所述套筒结构外周连接有呈角度A弯折的弯折杆,所述弯折杆的折点位置设置有所述连接端,末端位置设置有所述受力端。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脱扣机构,所述设定角度A大于90度,且开口朝向所述抵压结构所在位置。
优选地,上述的脱扣机构,所述受力端为与所述抵压结构配合的弧面结构,所述弧面结构位于所述脱扣连杆朝向所述抵压结构的侧面。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脱扣机构,所述扭簧的套设部套设于所述转动端,两个自由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和所述脱扣连杆相连。
优选地,上述的脱扣机构,所述脱扣连杆设置有与所述扭簧的自由端抵靠配合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设置于所述脱扣连杆垂直于所述转动端转轴的侧面。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脱扣机构,所述凸起结构外侧设置有超出所述扭簧与所述凸起结构配合位置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限制所述扭簧沿所述转动端转轴方向远离所述脱扣连杆的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人民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人民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23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