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科临床医用剪刀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3142.X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8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彦村;王一先;王春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彦村;王一先;王春杰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1 | 分类号: | A61B17/3201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张咏梅 |
地址: | 265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杆 刀头 剪刀 本实用新型 医用剪刀 转动连接 永磁铁 转动板 顶杆 内科 滑动套筒 圆心 内侧壁 内底壁 前侧壁 上端面 圆心处 侧壁 共线 弯角 下端 直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科临床医用剪刀,所述转动板的圆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前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刀头,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上端面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永磁铁,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靠近转动板圆心的侧壁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永磁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将顶杆插入第一凹槽中,使刀头与滑动套筒共线,此时即可使用直柄剪刀,若需要调整刀头的角度,只需拔出顶杆,再将顶杆插入第二凹槽,即可使用弯角剪刀。方便使用,不再需要反复更换剪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科临床医用剪刀。
背景技术
在医学领域剪刀是一种常用器械,在医院的不同科室也有着不同的用途和使用频率,现有技术下,普通剪刀为直柄结构,无法改变形状,在特殊条件下需要用到弯头剪刀,就需要反复切换手术用具,使用不方便,也降低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内科临床医用剪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科临床医用剪刀,包括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圆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前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刀头,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上端面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永磁铁,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靠近转动板圆心的侧壁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永磁铁,所述转动板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关于转动板纵向的中线对称,两个所述连接杆的相背的侧壁固定连接在圆弧板的两端,所述圆弧板的圆心和转动板的圆心为同一个,所述圆弧板上开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圆弧通孔,两个所述圆弧通孔均插接有滑动套筒的一端,所述滑动套筒靠近圆弧板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圆弧板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板与圆弧板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套筒滑动插接有顶杆,所述顶杆远离圆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顶杆靠近转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铁片。
优选地,所述顶杆的直径、第一凹槽的内径和第二凹槽的内径相同。
优选地,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所呈角度小于90°。
优选地,所述弧形通孔所呈角度不小于2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将顶杆插入第一凹槽中,使刀头与滑动套筒共线,此时即可使用直柄剪刀,若需要调整刀头的角度,只需拔出顶杆,再将顶杆插入第二凹槽,即可使用弯角剪刀。方便使用,不再需要反复更换剪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A剖视图。
图中:转动板1、连接杆2、圆弧板3、第一固定杆4、刀头5、第一永磁铁6、滑动套筒7、第一限位板8、第二限位板9、顶杆10、挡板11、第二永磁铁12、第二固定杆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彦村;王一先;王春杰,未经刘彦村;王一先;王春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31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经络针刀
- 下一篇:一种肿瘤微创介入手术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