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玉米播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3564.7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5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双;宋宪军;张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文双 |
主分类号: | A01C7/16 | 分类号: | A01C7/1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62100 黑龙江省齐***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播种 溜槽 输送机构 播种装置 过渡溜槽 玉米 负荷传感器 传送通道 固定板 扶手 车体 本实用新型 方便移动 玉米种子 万向轮 阀门 体型 支架 推行 送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玉米播种装置,包括播种车体、推行扶手、支架、万向轮、种子送入通道、种子传送通道、种子播种通道、固定板、阀门、输送机构、负荷传感器、中间溜槽、活动过渡溜槽和播种溜槽,所述播种车体左侧固定有推行扶手,所述种子传送通道右侧设置有种子播种通道,所述固定板右侧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底部设置有负荷传感器,所述输送机构右侧设置有中间溜槽,所述中间溜槽右侧设置有活动过渡溜槽,所述活动过渡溜槽右侧设置有播种溜槽。该玉米播种装置结构简单,体型小,方便移动,对玉米种子输送更加平稳,播种更加高效快捷,并且能够实现定量播种,播种更加均匀,大大提高了玉米播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玉米播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玉米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目前我国的玉米种植有手动播种和机械播种两种方式,手动播种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劳动强度大,传统的机械播种装置大多结构体型庞大,结构复杂,不方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播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玉米播种装置,包括播种车体、推行扶手、支架、万向轮、种子送入通道、种子传送通道、种子播种通道、固定板、阀门、输送机构、负荷传感器、中间溜槽、活动过渡溜槽和播种溜槽,所述播种车体左侧固定有推行扶手,所述播种车体底部通过支架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播种车体内部设置有种子送入通道,所述种子送入通道右侧设置有种子传送通道,所述种子传送通道右侧设置有种子播种通道,所述种子送入通道内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固定板右侧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底部设置有负荷传感器,所述输送机构右侧设置有中间溜槽,所述中间溜槽右侧设置有活动过渡溜槽,所述活动过渡溜槽右侧设置有播种溜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和中间溜槽均倾斜固定,且倾斜角度为45度。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采用传动辊和传送带构成的带式输送机。
优选的,所述负荷传感器一共设置两个,且分别固定在输送机构左右两端。
优选的,所述负荷传感器和输送机构安装在种子送入通道内,所述中间溜槽、活动过渡溜槽和播种溜槽安装在种子播种通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玉米播种装置结构简单,体型小,方便移动,对玉米种子输送更加平稳,播种更加高效快捷,并且能够实现定量播种,播种更加均匀,大大提高了玉米播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播种车体,2、推行扶手,3、支架,4、万向轮,5、种子送入通道,6、种子传送通道,7、种子播种通道,8、固定板,9、阀门,10、输送机构,11、负荷传感器,12、中间溜槽,13、活动过渡溜槽,14、播种溜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文双,未经赵文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35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冬油菜播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植物种子播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