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3811.3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7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彬;戴晶黎;王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D11/06 | 分类号: | B64D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折叠式座椅 折叠机构 坐垫 座椅 侧向 飞机结构设计 技术成熟度 安装方便 侧向折叠 节省空间 使用效率 支撑结构 座椅扶手 座椅靠背 座椅折叠 靠背 内通道 维护性 折叠 餐车 机舱 乘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式座椅,涉及飞机结构设计领域,包括:靠背(1)、坐垫(2)、座椅扶手(3)、支撑结构(4)以及折叠机构(5)。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座椅,采用了座椅折叠技术节省空间的特点,在座椅靠背(1)和坐垫(2)处布置折叠机构(5),使得座椅能沿侧向进行折叠,实现了座椅的侧向折叠功能,拓宽了民机舱内通道的宽度,提高了乘客、餐车等的通过效率,减少了转机时间,提高了民机的使用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技术成熟度高、成本低、安装方便,维护性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式座椅。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民机座椅根据适航规章要求既要保证安全性、舒适性,又要考虑民机的经济性,因此其体积大、重量重。这导致了舱内通道狭窄,降低了乘客登机、下机时的通过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地勤人员勤务以及餐车通过的效率,增加了飞机转机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式座椅,以解决民机舱内通道狭窄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式座椅,可实现展开状态到折叠状态的转换,包括:
靠背,可展开或折叠,当座椅向折叠状态转换时,所述靠背的左部和右部沿所述靠背中垂线位置向前折叠;
坐垫,可展开或折叠,所述坐垫设置在所述靠背的下端,当座椅向折叠状态转换时,所述坐垫的中垂线位置向下移动牵引所述坐垫的左部和右部向内折叠;
座椅扶手,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靠背的左右两端;
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坐垫的下端;
折叠机构,设置在所述靠背以及所述坐垫上,所述折叠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用于实现所述靠背和所述坐垫的展开或折叠。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由飞机提供电源供其运转。
可选地,在其中一个所述座椅扶手上安装有控制器。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可手动控制,亦可远程控制。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具有自动上锁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座椅折叠技术节省空间的特点,在座椅靠背和坐垫处布置折叠机构,使得座椅能沿侧向进行折叠,减少了座椅近一半的宽度,进而增加民机舱内通道的宽度,提高了乘客登机和下机效率,同时也使得舱内设备如餐车增加了通过性,最终减少了民机转机时间,提高了民机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座椅展开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座椅折叠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座椅展开时通道效果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座椅折叠时通道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座椅,可实现展开状态到折叠状态的转换,包括:靠背1、坐垫2、座椅扶手3、支撑结构4以及折叠机构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3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航空旅客座椅靠背
- 下一篇:飞行器通用准确降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