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航空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4440.0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0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口未来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D11/06 | 分类号: | B64D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海口市南海大***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放气装置 充气颈枕 航空座椅 本实用新型 操作结构 座椅本体 方案解决 靠背 椅本体 脖颈 充气 放气 乘客 休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航空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座椅本体包括靠背;充气颈枕,设置在靠背上;充放气装置,与充气颈枕连接;操作结构,设置在座椅本体上并与充放气装置连接,操作操作结构能够使充放气装置对充气颈枕充气或者放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航空座椅使乘客在睡觉休息时脖颈感到不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航空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乘坐飞机旅行,而其中的大部分都是乘坐经济舱。为提高经济性,航班经济舱乘客密度高,座椅间距极小约为31-32英寸,座椅靠背也仅能向后倾斜15度左右。对于一些长航时或者跨夜航班,很多乘客会睡觉休息,但是乘客睡觉时,脖颈缺少支撑,不仅不舒适,姿势不好容易损伤颈椎,严重的甚至导致落枕。有一些乘客会选择携带颈枕,但是颈枕体积大出行携带不方便,且机舱内空间狭小也不便随身携带,进而导致乘客在座椅上休息时会感到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座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航空座椅使乘客在睡觉休息时脖颈感到不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航空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座椅本体包括靠背;充气颈枕,设置在靠背上;充放气装置,与充气颈枕连接;操作结构,设置在座椅本体上并与充放气装置连接,操作操作结构能够使充放气装置对充气颈枕充气或者放气。
进一步地,充气颈枕具有容纳颈部的缺口。
进一步地,靠背上设置有安装凹陷部,充放气装置设置在安装凹陷部内。
进一步地,靠背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的第一端延伸至安装凹陷部的内壁,第一安装孔的第二端延伸至靠背的外表面,充放气装置包括进气管,进气管穿设在第一安装孔内,进气管的端部通过第一安装孔的第二端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地,靠背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的第一端延伸至安装凹陷部的内壁,第二安装孔的第二端延伸至靠背的外表面,充放气装置包括排气管,排气管穿设在第二安装孔内,排气管的端部通过第二安装孔的第二端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地,充气颈枕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处设置有充气单向阀,航空座椅还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第一端连接在充放气装置上,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通孔处。
进一步地,充气颈枕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处设置有排气单向阀,航空座椅还包括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第一端连接在充放气装置上,第二连接管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二通孔处。
进一步地,操作结构为操作按钮。
进一步地,座椅本体还包括扶手,操作按钮包括充气按钮和排气按钮,充气按钮和排气按钮均设置在扶手的内侧。
进一步地,充气颈枕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由TPU材质制成,外层由布料制成。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乘客需要睡觉休息时,操作操作结构使得充气颈枕充气。充气颈枕可以对乘客的脖颈进行支撑,并使乘客感到更加舒适。当乘客没有睡觉休息时,操作操作结构并使充气颈枕放气。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航空座椅使乘客在睡觉休息时脖颈感到不适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航空座椅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航空座椅的靠背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航空座椅的充气颈枕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口未来技术研究院,未经海口未来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44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