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不锈钢生产中的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5252.X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6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卫龙;徐寅初;汪文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益地膜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狄峰 |
地址: | 3114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路连接 电解除垢装置 电渗析装置 反渗透装置 废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不锈钢生产 沉淀装置 蒸发装置 电极 除垢 沉淀吸附 集中处理 膜分离 水生成 结垢 离子 废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不锈钢生产中的废水处理装置,属于膜分离领域。废水中的成分复杂,不适合集中处理。本实用新型包括沉淀装置、反渗透装置、电解除垢装置、电渗析装置、蒸发装置、导线和管路,导线包括三号导线和四号导线,管路包括二号管路、三号管路、四号管路、五号管路、七号管路、八号管路、九号管路、十号管路、十一号管路、十二号管路、十三号管路和十四号管路,沉淀装置与反渗透装置通过二号管路连接,反渗透装置与电解除垢装置通过七号管路连接,电解除垢装置与电渗析装置通过八号管路连接,电渗析装置与蒸发装置通过十四号管路连接。将一级浓水生成的沉淀吸附在正除垢电极和负除垢电极,降低了离子浓度,消除结垢的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不锈钢生产中的废水处理装置,属于膜分离领域。
背景技术
小型不锈钢加工企业在加工过程中对不锈钢进行除油、剪切、焊接等加工,为除去表面的油污,表面生成的氧化皮、残留铁粉、焊接残渣、伤疤等异物,多采用去污粉、不锈钢酸洗液进行处理,处理后需用水进行冲洗,产生清洗废水。清洗废水成分复杂,而且多含有重金属离子,不能随意排放。目前这类不锈钢加工企业比较分散,废水产量大,成分复杂,不适合集中统一处理。
一般的废水处理工艺分三级,一级处理:通过机械处理,如格栅、沉淀或气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块、砂石和脂肪、油脂等。二级处理:生物处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转化为污泥。三级处理是对水的深度处理,是继二级处理以后的废水处理过程,是污水最高处理措施。现在的我国的污水处理厂投入实际应用的并不多。它将经过二级处理的水进行脱氮、脱磷处理,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渗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余污染物,并用臭氧或氯消毒杀灭细菌和病毒,然后将处理水送入中水道,作为冲洗厕所、喷洒街道、浇灌绿化带、工业用水、防火等水源。
反渗透技术是当今先进、节能、效率高的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压力下,借助于只允许水分子透过的反渗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离,从而达到离子和水分离的目的。目前的工艺中,只有反渗透法适合去除重金属离子,但反渗透法受渗透压的限制,一般的反渗透只能将离子浓度提高2-4%左右,无法提的更高,废水只能回收约20-50%,对废水的减量效果不明显。
电渗析过程是电化学过程和渗析扩散过程的结合,在外加直流电场的驱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即阳离子可以透过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可以透过阴离子交换膜),阴、阳离子分别向阳极和阴极移动。离子迁移过程中,若膜的固定电荷与离子的电荷相反,则离子可以通过;如果它们的电荷相同,则离子被排斥,从而实现溶液淡化、浓缩、精制或纯化等目的。电渗析可以将离子浓度提高到15-20%,废水可以回收70-80%。电渗析受技术限制,不适合在较低的离子浓度下进行。
电解除垢技术可以在离子浓度达到饱和之前将可以生成沉淀的物质提前沉淀,然后通过过滤装置排出系统,避免反渗透和电渗析因结垢影响设备运行的可能。
蒸发技术可以将溶质和溶剂分开,经常作为废水处理的最后手段,但是蒸发能耗较高,对一般的废水处理来说费用太大,不适合浓度太低的废水处理,尽量使废水减量浓缩才可以有经济效益。
有鉴于此,在公布号为CN104310651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含油不锈钢冷轧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废水储存槽、除油池、除铬槽、第一中和池、第二中和池、絮凝池、沉淀池、浓缩池、储泥池、压滤池、回流池、第三中和池以及过滤槽。除油池设置有至少一根蒸汽管,每一蒸汽管均具有一开口,并且蒸汽管的开口面向出油池的开口设置,用于加热除油池表面的油层。上述对比专利存在废水回收率低、对废水的减量效果不明显、能耗大、费用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用于不锈钢生产中的废水处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益地膜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益地膜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52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