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洋核动力平台直流供电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6271.4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8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力;李幸群;周纯;张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11/00 | 分类号: | H02J1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徐祥生 |
地址: | 43006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急照明灯具 本实用新型 无线电设备 输出开关 控制器 第二温度传感器 第一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直流变换器 辅助装置 输入开关 直流电源 直流供电 核动力 控制信号输出端 控制信号输入端 信号输出端 信号输入端 负载连接 连续供电 重要负载 海洋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核动力平台直流供电辅助装置,包括直流电源、输入开关、直流变换器、输出开关和负载,直流变换器通过输入开关和输出开关分别与直流电源和负载连接,其特征是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负载包括无线电设备和应急照明灯具,无线电设备上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应急照明灯具上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输出开关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无线电设备和应急照明灯具等重要负载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实时掌握负载温度以确认其是否适应当前电压,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向负载连续供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核动力平台供电,具体而言是海洋核动力平台直流供电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核电站内的机组监控系统以及一些重要的动力负荷对于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极高,通常采用质量和可靠性都很高的直流电源供电,直流变换器是直流电源系统的关键设备,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电源的质量。陆上核电站的直流变换器输入过压保护方法是,当直流输入电压超过过压保护点则直接与负载分断。这种方式虽然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性,但是却没有最大限度地保证向负载连续供电。水上核电站是依托船体而存在,其设备既需要更高的可靠性,也需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向负载连续供电。因此,设计出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并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向负载连续供电的海洋核动力平台直流供电辅助装置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并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向负载连续供电的海洋核动力平台直流供电辅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海洋核动力平台直流供电辅助装置,包括直流电源、直流变换器、输入开关、输出开关和负载,直流变换器通过输入开关和输出开关分别与直流电源和负载连接,其特征是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负载包括无线电设备和应急照明灯具,所述无线电设备上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应急照明灯具上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输出开关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开关为电控型电气开关或者可控型半导体开关。
本实用新型在无线电设备和应急照明灯具等重要负载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实时掌握负载温度以确认其是否适应当前电压,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向负载连续供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直流电源;2-输入开关;3-直流变换器;4-输出开关;5-负载;5.1-无线电设备;5.2-应急照明灯具;6-温度传感器;6.1-第一温度传感器;6.1-第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所示的海洋核动力平台直流供电辅助装置,包括直流电源1、输入开关2、直流变换器3、输出开关4和负载5,直流变换器3通过输入开关2和输出开关4分别与直流电源1和负载5连接,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和控制器7,负载5包括无线电设备5.1和应急照明灯具5.2,所述无线电设备5.1上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6.1,所述应急照明灯具5.2上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6.2,第一温度传感器6.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6.2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7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7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输出开关4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输出开关4为电控型电气开关或者可控型半导体开关。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62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并网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 下一篇:智能变电站光纤故障在线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