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流互感器的减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6590.5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3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钟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金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30 | 分类号: | H01F38/30;H01F27/06;F16F15/04 |
代理公司: | 赣州智府晟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8 | 代理人: | 夏琛莲 |
地址: | 3425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流 互感器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元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流互感器的减振设备,包括卡座,卡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柱,两个定位柱底部的一端分别贯穿第二支撑板内腔的两侧且与两个调节座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定位柱顶部的外表面均套装有活动座,且两个活动座之间通过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气压座,气压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压柱,气压柱顶部的一端贯穿卡座并且延伸至卡座的外侧与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该用于电流互感器的减振设备,使用者将电流互感器与卡座上的卡槽进行卡接固定,然后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定位柱、活动座、第一支撑板、气压座、气压柱和限位板的配合使用,对电流互感器进行限位和支撑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元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流互感器的减振设备。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将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的仪器。电流互感器是由闭合的铁心和绕组组成。它的一次侧绕组匝数很少,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中,因此它经常有线路的全部电流流过,二次侧绕组匝数比较多,串接在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中,电流互感器在工作时,它的二次侧回路始终是闭合的,因此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串联线圈的阻抗很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状态接近短路。电流互感器是把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二次侧不可开路。词条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参数说明、分类、使用介绍等。目前,市场上在对电流互感器在使用过程中,不稳定,在使用过程容易影响电力互感器的使用性能,因此需要一种用于电流互感器的减振设备来解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流互感器的减振设备,具备稳定性和抗振性好,保证电流互感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等优点,解决了不稳定,在使用过程容易影响电力互感器的使用性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具备稳定性和抗振性好,保证电流互感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流互感器的减振设备,包括卡座,所述卡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柱,两个所述定位柱底部的一端分别贯穿第二支撑板内腔的两侧且与两个调节座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调节座之间通过第三支撑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定位柱顶部的外表面均套装有活动座,且两个活动座之间通过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气压座,所述气压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压柱,所述气压柱顶部的一端贯穿卡座并且延伸至卡座的外侧与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上挡板,所述上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挡板,且下挡板的底部与第三支撑板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空气弹簧,且两个空气弹簧的顶部分别与卡座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空气弹簧之间均弹性连接有减振球。
优选的,两个所述定位柱与第二支撑板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防护套,且防护套的内腔设置有与定位柱大小相适配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与第二支撑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定位套板,且定位套板的内腔设置有与缓冲弹簧大小相适配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架,且两个定位架顶部的一端分别与第二支撑板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定位柱与两个调节座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调节螺栓,且两个调节座的内侧均设置有与调节螺栓大小相适配的螺纹槽。
优选的,所述卡座顶部外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槽,且两个卡槽的位置均与限位板的位置相对应。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流互感器的减振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金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金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65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