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燃气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7332.9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8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朱赐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晟越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20 | 分类号: | F24H1/20;F24H9/00;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刘锦霞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水进水管 智能燃气热水器 热水出水管 回水管 控制阀 四通 本实用新型 调温控制器 回水控制器 热交换器 调温管 加热管 壳体 回水调节 控制中心 出水口 进水口 增压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燃气热水器。该智能燃气热水器包括热交换器、热水出水管、冷水进水管、回水控制器、调温控制器、四通控制阀和控制中心,热交换器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底部的加热管,加热管包括与冷水进水管相连接的进水口和与热水出水管相连接的出水口;回水控制器包括连接热水出水管和冷水进水管之间回水管和设于回水管上的增压泵,回水管通过四通控制阀与冷水进水管相连通;调温控制器包括连接热水出水管和冷水进水管之间调温管,调温管通过四通控制阀与冷水进水管或回水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燃气热水器可利用回水调节初始水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水路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燃气热水器。
背景技术
对于热水器来说,一般都具有较长的水路管网。如果不设置回水循环水路,用户用水时则需要将整个水路管网内的冷水放完之后,才能出热水。这既影响用户使用时的舒适性,又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所以市面上有部分热水器安装有回水装置将水路管网内的冷水循环连接至热水器的加热管中,使得用户使用时仅会流出热水。
通常回水装置直接与所述壳体连通,使得回水装置的水无论何种温度,均只能通过壳体二次加热后再使用,造成资源浪费。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电热水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利用回水调节初始水温的智能燃气热水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智能燃气热水器,包括热交换器、热水出水管、冷水进水管、回水控制器、调温控制器、四通控制阀和控制中心,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部的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包括与所述冷水进水管相连接的进水口和与所述热水出水管相连接的出水口;所述回水控制器包括连接所述热水出水管和所述冷水进水管之间回水管和设于所述回水管上的增压泵,所述回水管通过所述四通控制阀与所述冷水进水管相连通,所述四通控制阀与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热水出水管和所述冷水进水管通过所述回水管连通或断开;所述调温控制器包括连接所述热水出水管和所述冷水进水管之间调温管,所述调温管通过所述四通控制阀与所述冷水进水管或所述回水管相连通,所述四通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热水出水管和所述回水管通过所述调温管连通或断开。
优选地,所述智能燃气热水器还包括水温传感器,所述水温传感器用于检测流经所述回水管的水流温度。
优选地,所述水温传感器设于所述回水管上。
优选地,所述水温传感器设于所述回水管与所述热水出水管的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智能燃气热水器还包括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与所述四通控制阀电连接,以控制所述四通控制阀连通所述回水管和所述调温管的时间。
优选地,所述智能燃气热水器还包括莲蓬头,所述热水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莲蓬头相连通,所述回水管与所述热水出水管靠近所述莲蓬头的一端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热管为加热盘管。
优选地,所述智能燃气热水器还包括与所述控制中心连接的气温感应器,所述气温感应器用于检测室内温度。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燃气热水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回水控制器,从而可利用所述热水出水管中流滞的冷水,以避免所述热水出水管中冷水资源浪费;通过设置调温控制器,从而可降低所述热水出水管的出水温度,避免人工再次调节水温的过程,同时所述回水管中的温水也避免再次进入加热管中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燃气热水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晟越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晟越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73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