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围板的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7397.3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3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潇;田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沛轩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400036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围加强板 支撑结构 前围板 支撑板 前围 抗冲击装置 地板纵梁 左右两侧 固定板 梯形块 梯形箱 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 凹型滑板 顶端安装 固定板带 挤压弹簧 抗冲击力 生存空间 正面安装 变形量 侧移动 动转杆 断裂的 滑动 形变 弹簧 缓冲 减小 卡座 内腔 套板 向后 圆杆 转杆 转动 前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围板的支撑结构,包括地板纵梁、前围支撑板和前围加强板,所述地板纵梁的顶端安装有前围加强板,所述前围加强板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前围支撑板,所述前围加强板的正面安装有抗冲击装置,所述抗冲击装置包括梯形箱,所述梯形箱的内腔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凹型滑板。该前围板的支撑结构,当有冲击力碰撞到固定板时,可以使固定板带动转杆向后侧移动,通过转杆可以带动圆柱在卡座内转动,固定板推动梯形块,通过梯形块推动矩形套板在圆杆上滑动挤压弹簧,通过弹簧可以缓冲外界的冲击力,抗冲击力的效果较强,避免会发生形变和断裂的现象,减小前围支撑板的变形量,增大前排驾乘人员的生存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前围板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结构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车的安全性能,当汽车发送碰撞时,要求尽量减小车身的变形量,最大程度的保证驾乘人员的生存空间,前围板作为车身重要组成部分,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需要控制前围板的变形量尽量在一定范围内,保证前排驾乘人员的生存空间,目前的汽车前围板与汽车前地板之间是通过焊接直接连接在一起,其连接强度不佳,而前围板与前地板下纵梁之间没有直接的连接关系,是通过前地板将前围板与地板纵梁连接在一起,在前围板受到的冲击时,冲击力不能够有效的向车身后部传递,例如申请号为201220282124.X的实用新型,包括前围加强板、左前围支撑板及右前围支撑板,前围加强板、左前围支撑板和右前围支撑板位于与发动机舱相对的前围板侧面上,前围加强板设于前围板与前地板交接边的中部并连接前围板与前地板,虽然冲击力能够有效的向车身后部传递,减小前围板变形量的前围板支撑结构,但是抗冲击力的效果较差,会发生形变和断裂的现象,使用时的安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围板的支撑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前围板的支撑结构,包括地板纵梁、前围支撑板和前围加强板,所述地板纵梁的顶端安装有前围加强板,所述前围加强板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前围支撑板,所述前围加强板的正面安装有抗冲击装置,所述抗冲击装置包括梯形箱,所述梯形箱与前围加强板相连,所述梯形箱的内腔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凹型滑板,所述梯形箱的内腔后侧安装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前侧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圆杆的外壁上包裹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前侧安装有矩形套板,所述矩形套板的前侧安装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凹型滑板配合相连,所述梯形块的后侧表面设有凹槽,所述梯形块的前侧安装有加固装置,所述加固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梯形块相连,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侧安装有圆柱,所述圆柱的外侧套接有卡座,所述卡座通过连接轴与圆柱相连,所述卡座的外侧与前围支撑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正面设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圆杆与梯形箱的连接处安装有加固座。
优选的,所述地板纵梁的外壁上设有防腐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前围板的支撑结构,当有冲击力碰撞到固定板时,可以使固定板带动转杆向后侧移动,通过转杆可以带动圆柱在卡座内转动,固定板推动梯形块,通过第二滑块与凹型滑板配合相连,可以使梯形块带动第二滑块在凹型滑板上滑动,同时连接板带动第一滑块在凹槽内滑动,通过梯形块推动矩形套板在圆杆上滑动挤压弹簧,通过弹簧可以缓冲外界的冲击力,抗冲击力的效果较强,避免会发生形变和断裂的现象,减小前围支撑板的变形量,增大前排驾乘人员的生存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抗冲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固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沛轩工贸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沛轩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73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卷轴器安装板
- 下一篇:B柱安装装置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