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液压制动系统的气压助力器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7472.6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9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同占;封万程;刘永传;高铁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40 | 分类号: | B60T13/4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郭佳宁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制动系统 气压助力器 活塞 回位弹簧 输入推杆 橡胶弹簧 助力活塞 阀门 活塞回位弹簧 防脱落机构 高压空气 输出推杆 制动能力 动态平衡 阀门套 后壳体 活塞筒 加强板 进气座 前壳体 总成本 阀体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制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液压制动系统的气压助力器总成,包括输入推杆、进气座、活塞筒、阀体、前壳体、助力活塞、后壳体、加强板、输出推杆、助力活塞回位弹簧、输入推杆防脱落机构、活塞回位弹簧、活塞、橡胶弹簧、阀门、阀门回位弹簧和阀门套;利用高压空气作为助力源,利用橡胶弹簧和活塞实现动态平衡,提高液压制动系统的制动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制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液压制动系统的气压助力器总成。
背景技术
传统轻型载货汽车的液压制动系统多采用真空助力器总成,因真空助力器总成受结构、尺寸以及大气压强的限制,仅能应用于小吨位的轻型载货汽车,且真空助力器总成的助力效果弱,同时针对国五、国六排放标准,轻型载货汽车需配有高压气源作为尿素供给系统的驱动,因此利用气压助力器来替代真空助力器已是轻型载货汽车液压制动系统改进的重大课题;相对于国五、国六排放标准配备高压气源仍采用真空助力系统的车辆,采用气压助力系统成本更低,但现有技术中的气压助力器随动平衡只由阀门实现,存在制动时制动踏板随动性和制动感觉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液压制动系统的气压助力器总成,利用高压空气作为助力源,利用橡胶弹簧和活塞实现动态平衡,提高液压制动系统的制动能力。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液压制动系统的气压助力器总成,包括输入推杆1、进气座2、活塞筒4、阀体5、前壳体6、助力活塞11、后壳体12、加强板13、输出推杆15、助力活塞回位弹簧16、输入推杆防脱落机构20、活塞回位弹簧27、活塞28、橡胶弹簧29、阀门33、阀门回位弹簧 34和阀门套38,其中前壳体6和后壳体12固定连接后形成腔体,助力活塞11设置在后壳体 12上,将前壳体6和后壳体12固定连接后形成的腔体分隔成第一腔体A和第二腔体B,且在助力活塞11与后壳体12接触部位装有助力活塞密封圈9和助力活塞导向套10;加强板13固定在后壳体12的最后端,后壳体12上开设有排气口14;所述的第二腔体B内助力活塞11和加强板13之间设置有助力活塞回位弹簧16,其中输出推杆15设置在助力活塞回位弹簧16内并与助力活塞11配合连接;
输入推杆防脱落机构20由硫化挡圈39和孔用弹性挡圈40构成,输入推杆1通过硫化挡圈39卡到输入力推杆1上的凸台后被孔用弹性挡圈40固定于进气座2上,即输入推杆1通过输入推杆防脱落机构20与进气座2相连接,同时输入推杆1伸入进气座2部分与导向块22相接触;
进气座2伸入到阀体5中与阀体5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阀体5为前窄后宽的筒体,进气座2与阀体5固定连接后在阀体5宽的一端内形成腔体,且在进气座2与阀体5接触部位安装有矩形密封圈21、O型密封圈I23;阀体5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活塞筒4内,并在接触部位装有O型密封圈IV26和O型密封圈V31,活塞筒4伸入前壳体6内与助力活塞11的中心孔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并进行密封,活塞筒4与前壳体6接触部位设置有活塞筒密封圈17、活塞筒导向套18和防尘圈19,由于活塞筒4伸入前壳体6内,所以固定在活塞筒4内的阀体5窄的一端也插入到第一腔体A内的助力活塞11的中心孔内并形成第五腔体E,阀体5与助力活塞 11接触面装有O型密封圈III25;
在进气座2与阀体5形成的腔体内装有活塞28,活塞28与阀体5之间设有活塞回位弹簧 27,由活塞28与阀体5构成并且在活塞回位弹簧27所在位置处的腔体为第四腔体D,活塞回位弹簧27一端与阀体5接触,另一端与活塞28接触将活塞28挤压在进气座2上;活塞28与阀体5之间还装有O型密封圈I23和活塞导向套30,橡胶弹簧29设置在活塞28与进气座2之间,导向块22一端伸入进气座2中并插入橡胶弹簧29的内孔中,导向块22的另一端与进气座2接触并在接触部位设置有孔用挡圈I32,导向块22内部开孔并可在进气座2内部滑动,起导向作用,其内部开孔用于排除橡胶弹簧29变形时在活塞28与橡胶弹簧29间产生的高压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74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反馈盘结构的气压助力器总成
- 下一篇:一种电动制动助力耦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