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综合管廊兼顾人防设计的井盖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40595.5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7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恒威防护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管廊 盖板 井盖 盖板底座 驱动模块 人防设计 液压驱动 开闭 开合 人防 本实用新型 盖板打开 连接盖板 约束模块 逃生口 液压缸 承压 抗力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综合管廊兼顾人防设计的井盖,安装在盖板底座上并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间开合的盖板、连接盖板后端下方及盖板底座后端内侧的约束模块、驱动盖板开合的驱动模块。其中,驱动模块通过液压驱动实现盖板的开闭,而液压驱动的控制可以依据人防抗力等级(如6级、5级等)的需要而调整,包括盖板打开的最大高度/最大角度,液压缸的承压能力,开闭时间等,使该井盖在起到综合管廊的人员逃生口作用的同时也兼顾人防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地下空间中,集城市电力、通信、燃气、交通信号光缆、热力、给排水等生命线工程于一体,如不采取防护措施,战时在冲击波作用下管廊内部管线容易损毁,从而削弱战争潜力的激发和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因此,综合管廊有必要,兼顾人民防空要求设计,针对内部生命线工程进行防护。综合管廊是狭长受限空间、口部种类多、数量较多。综合管廊兼顾人防的防护的重点和难点是口部防护。综合管廊口部防护的重点是在综合管廊的口部位置,采用人防设备,进行防护,保护管廊内部的管线及其附属设施。人员逃生口主要是用于综合管廊内人员逃生出口,平时也用于管廊检修人员平时进出综合管廊,是综合管廊重要的口部。人员逃生口(出入口)作为综合管廊比较薄弱的环节,战时容易受到冲击波打击的影响。因此,在人员逃生口(出入口)选用带防护功能的智能井盖在平时和战时综合管廊的防灾减灾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综合管廊的人员逃生口(出入口)兼顾人防要求,缺少相应的符合人防要求的设备支撑,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满足预定防护能力、能实现既定的人防功能且采用信息化控制的智能井盖,这是综合管廊兼顾人防要求的必然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综合管廊兼顾人防设计的井盖,既能用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人员逃生口的满足预定防护能力,又能实现既定人防功能,且在平时和战时综合管廊的防灾减灾中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综合管廊兼顾人防设计的井盖,包括环状的盖板底座、安装在盖板底座上并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间开合的盖板、连接盖板后端下方及盖板底座后端内侧的约束模块、驱动盖板开合的驱动模块;
所述约束模块包括固定在盖板底座后端内侧的下铰座、固定在盖板后端下方的上铰座、下连接板、上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的一端与下铰座铰接而另一端与上连接板铰接,上连接板的一端与下连接板铰接而另一端与上铰座铰接;
所述驱动模块包括液压缸、自液压缸延伸出的液压杆、固定在液压杆顶端的下支座、固定在盖板底面的上支座、安装于上支座内部并与下支座固定连接的轴承,所述上支座相对轴承转动;所述上支座与盖板底面的连接处比上铰座与盖板的连接处更靠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主要是:通过液压驱动实现盖板的开闭,并且形成盖板打开时倾斜打开的状态。作用原理是通过约束模块的约束,使液压杆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约束模块高度已固定,盖板整体则以约束模块与盖板连接处为支点而倾斜向上继续打开。而闭合时液压杆向下拉动盖板直至盖板到闭合位置。而液压驱动的控制可以依据人防抗力等级(如6级、 5级等)的需要而调整,包括盖板打开的最大高度/最大角度,液压缸的承压能力,开闭时间等,使该井盖在起到综合管廊的人员逃生口作用的同时也兼顾人防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井盖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井盖中约束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井盖中驱动模块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井盖的安装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恒威防护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恒威防护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405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