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41665.9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2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启源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F28D7/06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张建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沣***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器箱体 换热管 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 回程管路 出水管 进水管 密封阀 影响冷凝器 不凝气体 底部连接 管道连接 冷凝箱体 密封腔室 内部连通 制冷设备 热效率 蛇形 回水管 内固定 抽空 伸出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冷凝器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冷凝器,包括冷凝器箱体,所述冷凝器箱体内固定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蛇形蜿蜒设置,且换热管底部连接有一进水管,换热管顶部连接有一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伸出冷凝器箱体,所述冷凝器底部设置有回水管;所述冷凝箱体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道密封阀,第一道密封阀通过密封腔室连接有一回程管路,所述回程管路与冷凝器箱体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不凝气体随时抽空,而不影响冷凝器的正常工作,有效保证高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冷凝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对能源需求日益增加.能源战略已成为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余/废热资源被视为继煤、石油、天然气、水力之后的第五大常规能源,在大型酒店、餐饮、医院、卫浴、政府、学校、电子、石化能源等行业广泛存在。
据统计,我国各行业的余/废热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废热资源约为总量的60%,其中建筑行业中的余/废热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40%。
吸附式制冷技术利用固体吸附剂(如沸石分子筛、硅胶、活性炭、氯化钙等)对制冷剂(水、甲醇、氨等)的吸附(或化学吸收)和解吸作用实现制冷循环。其中固体吸附剂解吸温度一般为60~150℃,正好可以利用锅炉余/废热、工业废热等低品位热满足解吸要求,制冷的同时可以有效回收废热资源。同时,吸附制冷技术以水和氨等天然物质为制冷剂,不会造成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等环境危害。此外,与液体吸收式系统相比,吸附制冷技术不需要溶液泵或精馏装置.不存在制冷剂污染、盐溶液结晶以及金属腐蚀等问题。但是,目前吸附式制冷技术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不足:1)多次循环后,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出现衰减;2)吸附床传热、传质性能较差;3)以水、甲醇为制冷剂的吸附制冷系统为负压工作,系统可靠性差;4)机组占用体积偏大。
研究发现,附制冷负压系统中长期运行后产生的不凝气体容易聚集在冷凝器的顶部,占据冷凝器的换热空间,降低了冷凝器的换热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不凝气体随时抽空,而不影响冷凝器的正常工作,有效保证高换热效率的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冷凝器,包括冷凝器箱体,所述冷凝器箱体内固定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蛇形蜿蜒设置,且换热管底部连接有一进水管,换热管顶部连接有一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伸出冷凝器箱体,所述冷凝器底部设置有回水管;
所述冷凝箱体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道密封阀,第一道密封阀通过密封腔室连接有一回程管路,所述回程管路与冷凝器箱体内部连通;
所述密封腔室上通过抽气管口连接有第二道密封阀;
所述冷凝器箱体上还设置有蒸气通道。
优选地,换热管通过若干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支撑板与冷凝器箱体相连,所述支撑板至少两边与所述冷凝器箱体固定相连。
优选地,支撑板底部均设置有连通孔。
优选地,支撑板上均布有若干个蒸气通孔。
优选地,蒸气通道设置为两个,且均位于所述冷凝器箱体一侧面上,两个蒸气通道的中心轴线在同一平面内。
优选地,出水管和进水管均与冷凝器箱体均为焊接连接。
优选地,第一道密封阀和第二道密封阀均为密封球阀。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不凝气体随时抽空,而不影响冷凝器的正常工作,有效保证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启源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启源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416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钢带缠绕结构的吸收器
- 下一篇:一种外隔热垫